《洪堡的礼物》的存在主义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28 19:58
【摘要】: 《洪堡的礼物》是美国二战后重要作家索尔·贝娄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小说自1975年问世以来,在国内外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获得了197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同年索尔·贝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更加奠定了《洪堡的礼物》在贝娄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小说着重描写了美国不同时代的两位作家,诗人洪堡和传记作家兼剧作家西特林的命运,并且通过他们不同的遭遇,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 这部小说反映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贝娄的影响,而且也体现了贝娄对于人类及其存在意义问题上的思考。该文通过对《洪堡的礼物》存在主义哲学的探索,试图更加全面地分析贝娄对现代社会中人类及其存在的理解与思考。论文主要从世界的荒诞,人类的异化以及自由和责任几方面来分析研究该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成分,进而挖掘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意义。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来探讨贝娄作品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主题。并结合存在主义的主要观点,说明索尔·贝娄的存在主义观点以及其在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运用。第一章,分析作品中世界的荒诞性,由洪堡和西特林的命运来展现金钱至上的社会是多么荒诞离奇,不可理喻。从西特林对洪堡的背叛到最终西特林破产,失去了一切,在到意外得到洪堡遗赠给他的礼物,然后凭借洪堡遗赠的礼物,西特林获得一笔赔偿费。西特林的命运本身就是荒诞的。这与存在主义的“世界是荒诞的”相一致。第二章,主要分析作品中的人类的异化,包括无力感,虚无感和失序感,孤立感及自我的疏离。通过洪堡和西特林的命运以及在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和自我的心理状态的分析,表现出索尔·贝娄的存在主义思想以及深邃的主题内涵。第三章,主要通过自由的选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分析了作品中人物对真实存在的追求,反思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所有现代人的困境,以探讨人的存在本质,人生价值意义以及最终出路,从而揭示索尔·贝娄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终极性关怀。 总之,荒诞和异化仅仅是贝娄作品的起点,他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洪堡和西特林的命运来揭示通往有意义的存在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与社会,并且肩负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小说的结尾---西特林抛弃自我异化,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充分表明了现代人是可以在世俗中找到一块实现自己真正存在的净土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643815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露露;《洪堡的礼物》中叙事空间的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3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4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