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沃尔特·惠特曼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草叶集》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而诗人一生都在不断地扩充、修订及重新出版《草叶集》。 在对惠特曼的《草叶集》进行深入的文本研读中,本文作者发现惠特曼诗歌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自我”,是研究惠特曼不可忽略的方面。《草叶集》就像一部美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为研究“自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文本。 “自我”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概念,它自人类文明产生便出现,又经常列在哲学家、作家、心理学家等着重讨论的主题名单上,而且这一概念及如何实现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几个世纪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诠释“自我”,如弗洛伊德、荣格、费希特、希金斯、西格尔、福柯等。惠特曼的“自我”在其作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他诗歌的“组织原则”,有着独特的蕴含。惠特曼《草叶集》中的“自我”包含三个层面:“个体自我”、“美国自我”、“普遍自我”。这三个层面的“自我”自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有时互相矛盾,有时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草叶集》中完整的“自我”。 本文即分三个章节从这三个方面探究《草叶集》中的“自我”。第一章通过“肉体自我”和“精神自我”以及二者的结合来分析“个体自我”。不同于清教主义中精神和肉体永远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也不同于超验主义所认为的精神绝对高于肉体,在惠特曼的“个体自我"中,“肉体自我”和“精神自我”是平等的,只有通过“肉体自我”和“精神自我”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个体自我”。这一章的诠释将向读者展示惠特曼第一个层面的“自我”。第二章从自由、平等、民主方面探究诗集中体现的“美国自我”。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急待构建的美国特征。当时的美国社会正经历经济上、文化上及思想上的巨变,惠特曼作为一名美国民族诗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社会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致力于创造不同于英国及欧洲文学的一种新型的属于美国自己的文学。《草叶集》中的“美国自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惠特曼的政治思想和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第三章从两个方面探讨“普遍自我”,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从而将惠特曼的“自我”提升到一个更高更严格的层面。惠特曼的“普遍自我”体现了他对全人类及自然万物的爱。 从“自我”角度分析和解读《草叶集》,是本文写作的尝试,并通过惠特曼的《草叶集》为读者提供又一种对“自我”的更深的理解。要抓住惠特曼作品的灵魂,读者必须熟悉并了解惠特曼注重对诗中“自我”的表达,并为突出“自我”所进行的诗歌语言和形式的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朝辉;;论《草叶集》中的性视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浩;诗人之殇[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李晓兵 查尔斯·希尔;政治家为什么要读经典[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周江;不冒险的阅读[N];中国邮政报;2003年
4 编译 祝钊;美国老师家长流行网上沟通[N];电脑报;2004年
5 ;改变美国的20本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晋如;治疗理想主义[N];中国邮政报;2003年
7 杨燕;开启青少年阅读之门[N];云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小鲁;林贤治为什么怀疑和批判?[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外文所 吕绍宗;外国文学所40华诞随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洪烛;文学家族[N];北京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记;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丽娟;《草叶集》中“自我”的阐释[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李文斌;《草叶集》中的极性和统一[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苏日嘎拉图;《草叶集》蒙译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徐芳;惠特曼《草叶集》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D];四川大学;2007年
5 袁媛;惠特曼与狄金森诗作中的“美国精神”解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672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7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