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后期戏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33.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秀华;;《盗梦空间》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2 向颖;;从《台北人》看白先勇现代主义的特异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3 ;艺术家档案 徐累[J];美术文献;2011年01期
4 张玉磊;;惠斯勒的唯美主义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5 查尔斯·洛文;常洁;林子杰;;理查德·亨特——穿越现代主义的航程[J];世界美术;2011年02期
6 顾跃;;朱沅芷——吟游诗人、现代艺术家或“钻石主义”者[J];中国美术馆;2011年06期
7 熊悦妍;;“不可界定的人”,不可界定的思维世界——从福柯浅谈现代主义[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8 张松建;;抒情的现代主义:林方诗歌论[J];华文文学;2011年04期
9 郭心民;;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传主题诗评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罗奇;;当代语境中架上绘画的身份特征[J];美术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厚诚;;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骆天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否定及其启迪[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嬗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张学广;;后现代主义与生态世界观[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荣江;;后现代主义对待科学的策略及其危害——由索卡尔事件想到的[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6 李文东;;初探社区组织模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7 刘士杰;;走向现代、现实和浪漫的三结合——九叶诗人袁可嘉先生如是说[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侠;;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一段我们必须经历的历史[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9 曹万生;;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主义[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建设报记者 纪辛;郭明卓:现代主义也可以创新[N];广东建设报;2011年
2 早报记者 石剑峰 实习生 曹柳莺;钟永丰:面对亚洲农村,摆脱悲苦情绪和现代主义思维[N];东方早报;2011年
3 章译 编译;可持续的现代主义花园[N];中国花卉报;2011年
4 李万武;到文学好人堆里亮相[N];文艺报;2009年
5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超越现代主义的当代属性[N];美术报;2009年
6 周雁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盛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赵颖;谁来设计属于今天的风格[N];中国纺织报;2005年
8 赵松;在限制中保持野生状态[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丛新强;现代主义小说研究:问题与方法[N];文艺报;2005年
10 哲树;毁灭与再造之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树魁;符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厦门大学;2003年
2 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董小玉;暮色中的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贤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6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8 李美华;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D];厦门大学;2004年
9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焕然;易卜生后期戏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蓝云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代主义主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伟;现代主义设计探源[D];河北大学;2005年
5 谢登斌;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曲艳丽;人生舞台的小丑——《五号屠场》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征;《小城畸人》现代主义艺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t
本文编号:2754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5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