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传统”诗学观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5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张丰君;;论《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3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婧;;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重新思考《反美阴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杨超;;论李金发诗歌的哥特式风格[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王军;;中国古代农耕图像初探[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9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6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