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中的生态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20-07-22 17:36
【摘要】: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圣殿》写于20世纪30年代,刚面世就很畅销。自此,评论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但都不能穷尽对它的诠释。本文试图用一个新的视角——生态女性主义来探讨福克纳在《圣殿》中表现的生态女性意识。 1974年,法国作家弗朗克斯·德·奥博尼在《女人或死亡》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凯伦·沃伦,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之一,认为深深扎根于西方社会的父权制二元论严重危害了女性与生态自然,是女性与自然地位低下的真正原因。而生态女性主义要谴责与反对的正是这种父权制二元论。 本论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阐释福克纳在小说中表现的对美国南方根深蒂固的父权制二元论思想的痛恨、对生态以及女性深受迫害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男性、女性、自然三者和谐相处的向往。论文主要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探讨父权制二元论统治下的生态自然。本章旨在展示福克纳在《圣殿》中表现出的由于人类机械工业发展造成的生态自然遭受严重破坏的担忧。美国南方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型社会,在机械工业的冲击之下,到处呈现出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此外,《圣殿》中的关键人物之一“金鱼眼”也是人类机械工业的典型象征,他在小说中处处显示出对生态自然的鄙视与格格不入。 第二章分析父权制二元论统治下的女性。本章通过分析小说中潭波儿和其它女性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女性被主宰的地位。美国南方所信奉的清教主义的实质与父权制二元论的观点不谋而合。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物,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她们总是被贬低为满足男性欲望的工具;女性的贞洁与家族名声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贞洁受损,女性将被视为家族的耻辱。女性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到极大的摧残。 第三章旨在研究女性与生态自然之间的比拟关系,表明女性与生态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福克纳在对潭波儿这个女性主人公的塑造过程中,明显表露出他对女性与生态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关注。此外,女性身体与自然同样被占有的地位、女性与自然同样的“失语性”与“被动性”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女性与自然的相似性再一次表明两者同为父权制二元论的受害者。 通过以上的论述,论文得出结论:福克纳在《圣殿》中洞悉了美国南方弊病的深刻根源,表达了对男性、女性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向往。但由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福克纳的生态女性意识仍处于萌芽阶段,他尚未意识到女性自身是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766124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宇飞;李德义;;沉默声音的呐喊——威廉·福克纳作品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3 原学梅;金鱼眼和莫尔索——《圣殿》和《局外人》之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5期
5 朱振武;论福克纳创作的荒原情结[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陶洁;对我国福克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周秀华;;浅析《圣殿》中的男性与女性[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8 肖明翰;《圣殿》里的善恶冲突[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9 李杨;后现代时期美国南方文学对“南方神话”的解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10 陈才忆;福克纳的森林情结[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766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6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