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老人与海》:隐喻“生命共同体”的文学体现

发布时间:2020-12-28 02:51
  《老人与海》是20世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在多种隐喻手段的运用中展示了老渔夫桑地亚哥刚毅不屈的性格和艰辛贫苦的海洋生活,"大海即命运"喻意的铺陈贯穿全文始终,突出体现了以海喻人、以海状物的艺术特色。"生存即竞争"是作者通过隐喻所要竭力表现的主题,目的是要揭示他所生活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血腥与残酷。对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生活只是简单的以连续84天出海捕鱼一无所获而一笔带过,但生活困窘给读者的印象却是强烈的、清晰的。现代海洋文学启迪人们重新认识海洋社会问题,《老人与海》力图反映人类对大海的情感取向与审美趣味的多向度变化,并警示人类不能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肆意掠夺和破坏海洋资源,只有树立尊重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文章来源】:学术交流. 2018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评析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J]. 文秋芳.  外语学刊. 2017(03)
[2]国际竞争中的“丛林法则”及其“自然法”渊源[J]. 麻海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11)
[3]研究生英语元语篇认知的实证研究[J]. 李雪,王景惠.  外语学刊. 2015(04)
[4]美国海洋文学的发展历程[J]. 张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5]人海关系与现代海洋意识建构[J]. 赵宗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6]《人的命运》的表达艺术浅探[J]. 陈小莺.  浙江社会科学. 2009(06)
[7]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J]. 王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S1)
[8]环境·人物·命运——亨利·詹姆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创作模式与陌生化探讨[J]. 王跃洪,黄美娜.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03)
[9]回归大海的倾诉 日本学者论海洋文学的发展[J]. 龙夫.  海洋世界. 2004(07)
[10]《哈姆雷特》中的莎士比亚[J]. 苏福忠.  读书. 2002(11)



本文编号:2942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42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