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想象与转换:小说《洛丽塔》的电影符号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1-01-02 04:20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曾两度被改编为电影,是一部倍受争议的作品。然而,无论怎样评价《洛丽塔》,评论者大都是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社会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其实,纳博科夫的主要创作目的并非是要反映现实,或者是探讨伦理问题,而是要激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想象世界中享受艺术,获取审美感。也许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等,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激发欣赏者想象力的有效途径。纳博科夫采用了小说的电影化创作艺术,在裁剪与衔接、空间与视觉以及时间与想象三个方面,不断地在文字叙述与镜头画面间转换,构成了《洛丽塔》自身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让读者或观众能够在不同的接受语境中,感受小说文本的艺术魅力,给予文本以多元解读,赋予文本以无限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俄罗斯文艺. 2018年01期 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裁剪与衔接:小说的蒙太奇艺术
二、空间与视觉:小说的电影化创作
三、时间与想象:小说的意义再生
结语



本文编号:2952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52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