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红高粱家族》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7-04-10 20:06

  本文关键词:《红高粱家族》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传达的信息,更在于它的表达方式。前景化是作者们青睐的写作手法之一,并成为许多作家的标志性语言特征。前景化的概念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思潮,美籍华人叶子南首先尝试将前景化概念应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中。本文主摘依据叶子南提出的“前景化和翻译结合的观点”,结合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N. Leech提出的语言常规偏离中的语义偏离,分析《红高粱家族》英译版中的前景化语言的翻译。 《红高粱家族》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小说中的前景化语言的表现形式主摘为语义偏离,即超常规使用的色彩词与超常规搭配的修饰语。本文对比原小说与Howard Goldblatt翻译的小说英文版,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统计并分析译者对这两种语义偏离的翻译,,发现译者主摘采取四种翻译方法:一是尊重原文,还原原文的色彩意象及超常规修饰语;二是部分牺牲原文的非常规特征;三是保留原文信息,完全牺牲前景化效果;最后,省略不译。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这四种方法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53%,10%,27%,10%。此外,本文还继续分析了译者采取这些不同方法的原因及效果。笔者认为,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主摘是受译者主体性与读者的接受性影响,而这些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翻译效果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基于对这四种方法的比例分析以及译者采取这些不同方法的原因及效果的分析,笔者总结了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希望对今后的文学翻译活动有所启示:译者首先应尽量传达原文的前景化效果;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需摘略作调整,争取既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内容,也传达出原文前景化的效果;有时候如果为了传达前景化效果,影响到原文基本信息的传达,造成译文的不连贯、不可理解,译者则不得不放弃前景化效果,满足于基本信息的传达。
【关键词】:前景化 《红高粱家族》 语义偏离 超常规色彩词 超常规修饰语 文学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7.42;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2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2-24
  • 1.1 Previous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Honggaoliang Jiazu12-14
  • 1.2 Foregrounding and Semantic Deviation14-18
  • 1.2.1 The Concept of Foregrounding14-16
  • 1.2.2 Semantic Deviation16-18
  • 1.3 Previous Study of Foregrounding in Translation18-24
  • 1.3.1 Significance of Foregrounding in Literary Translation18-20
  • 1.3.2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ng Foregrounded Language20-24
  • Chapter 2 Translation of Foregrounded Language in Honggaoliang Jiazu24-42
  • 2.1 An Introduction to Honggaoliang Jiazu and Its English Version24-25
  • 2.2 Foregrounded Language in Honggaoliang Jiazu25-26
  • 2.3 Deviant Use of Color Words26-37
  • 2.3.1 Restoring the Original Colors’ Images27-31
  • 2.3.2 Partially Reserving the Foregrounded Features31-34
  • 2.3.3 Sacrificing the Foregrounded Features34-36
  • 2.3.4 Omission36-37
  • 2.4 Deviant Use of Modifiers37-42
  • 2.4.1 Reserving the Original Modifiers37-39
  • 2.4.2 Sacrificing the Foregrounded Features39-41
  • 2.4.3 Omission41-42
  • Chapter 3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Translation Methods42-54
  • 3.1 Statistical Analysis42-45
  • 3.2 Causes45-50
  • 3.2.1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46-48
  • 3.2.2 Readers’ Reception48-50
  • 3.3 Effects50-52
  • 3.3.1 Positive Effects50-51
  • 3.3.2 Negative Effects51-52
  • 3.4 Summary52-54
  • Conclusion54-56
  • Bibliography56-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仁华;“前景化”概念的演变及其对文学文本解析的功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吴显友;前景化与文体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王东风;变异还是差异——文学翻译中文体转换失误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德禄;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5 王冬梅;;文学性与文学翻译[J];语文学刊;2007年21期

6 申丹;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7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红高粱家族》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