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以“返朴”和“参与”的姿态构建后现代“魔幻乌托邦”
发布时间:2021-01-28 16:26
作为儿童题材的通俗文学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以精彩刺激的情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受到市场与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本文试从精神分析学、狂欢诗学、“新巴洛克”风潮、生态主义四种理论入手,对作品涉及的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与时代)、人与自然(与整个世界)四方面的文化关系,提出《哈利·波特》构建了一个后现代的“魔幻乌托邦”,以提示人类以“返朴”、“参与”的心态面对世界,直面人性异化,进行精神自救。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魔幻乌托邦”的心理基础:贝特海姆的童话精神分析解读
二、“魔幻乌托邦”的社会构成: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解读
三、“魔幻乌托邦”的时代接受:“新巴洛克”文化批评解读
四、“魔幻乌托邦”的世界观:生态主义文论解读
结论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及注释、阅读书目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 曾繁仁.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2)
[2]《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J]. 叶舒宪.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02)
[3]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生——《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J]. 叶舒宪. 文艺研究. 2002(03)
[4]过渡与青年文化:形式与表演[J]. 何塞·马乔多·佩斯,黄觉.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02)
本文编号:3005301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魔幻乌托邦”的心理基础:贝特海姆的童话精神分析解读
二、“魔幻乌托邦”的社会构成: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解读
三、“魔幻乌托邦”的时代接受:“新巴洛克”文化批评解读
四、“魔幻乌托邦”的世界观:生态主义文论解读
结论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及注释、阅读书目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 曾繁仁.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2)
[2]《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J]. 叶舒宪.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02)
[3]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生——《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J]. 叶舒宪. 文艺研究. 2002(03)
[4]过渡与青年文化:形式与表演[J]. 何塞·马乔多·佩斯,黄觉.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02)
本文编号:3005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0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