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体叙述模式在《紫颜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2-18 07:20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创作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中外学者的关注。目前评论界从不同角度对沃克的《紫颜色》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妇女主义、种族歧视等思想主题上,而对书信体形式的文本创作本身关注较少。本论文旨在以该小说的叙述模式——书信体为切入点,结合小说的主题,探讨书信体叙述模式在该小说中的运用特点与意义,解读该部经典之作的艺术特色。首先,本论文通过对《紫颜色》中第一人称视角的表现形式与多重作用的分析,论述沃克对该叙事模式的继承与发展。然后,本论文借鉴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通过分析该小说中“独白性”与“对话性”的交互特征,指出沃克在该小说中运用多重叙述声音将书信体小说由传统的限知视角转为全知视角,拓展了书信体小说的视角。本论文还从情节方面进一步分析书信体模式在这部小说中的应用特点,指出沃克借助精湛的叙事技巧,在创作中铺陈悬念与设置线索,使小说《紫颜色》具备完整而跌宕的情节,从而突破了书信体小说通常具有的情节弱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艾丽丝·沃克在《紫颜色》中不仅应用书信体这一传统叙述模式探究黑人女性在种...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前言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Letters and "I"
I Epistolary Writing
II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III The Vernacular English of Black People
Chapter Two Letters and Polyphony
I The Communicative Urge of Writing Letters
II Polyphony: Dialogic Interaction
A Polyphony between Narrators
B Polyphony on Different Levels
Chapter Three Letters and Plots
I Multiple Stories
A Stories by Different Narrators
B Spanning of Time and pace
II Multiple Clues
A Name
B Opening and Addres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象征主义手法在《紫色》中的运用[J]. 弥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2]新时期女性小说话语权威的建立[J]. 陈淑梅. 文学评论. 2005(05)
[3]《紫色》的叙述模式探析[J]. 左亚琴.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03)
[4]论《紫色》的思想艺术性[J]. 吴钧. 齐鲁学刊. 2005(02)
[5]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写作立场[J]. 郭玉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6]女权主义的新阶段——妇女主义——谈小说《紫色》的主题思想[J]. 刘永安,王福田. 中国科技信息. 2005(03)
[7]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J]. 陈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8]艾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J]. 刘戈,韩子满.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9]《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J]. 王冬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论《紫色》的话题艺术[J]. 王成宇,白杨.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03923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前言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Letters and "I"
I Epistolary Writing
II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III The Vernacular English of Black People
Chapter Two Letters and Polyphony
I The Communicative Urge of Writing Letters
II Polyphony: Dialogic Interaction
A Polyphony between Narrators
B Polyphony on Different Levels
Chapter Three Letters and Plots
I Multiple Stories
A Stories by Different Narrators
B Spanning of Time and pace
II Multiple Clues
A Name
B Opening and Addres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象征主义手法在《紫色》中的运用[J]. 弥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2]新时期女性小说话语权威的建立[J]. 陈淑梅. 文学评论. 2005(05)
[3]《紫色》的叙述模式探析[J]. 左亚琴.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03)
[4]论《紫色》的思想艺术性[J]. 吴钧. 齐鲁学刊. 2005(02)
[5]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写作立场[J]. 郭玉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6]女权主义的新阶段——妇女主义——谈小说《紫色》的主题思想[J]. 刘永安,王福田. 中国科技信息. 2005(03)
[7]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J]. 陈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8]艾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J]. 刘戈,韩子满.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9]《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J]. 王冬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论《紫色》的话题艺术[J]. 王成宇,白杨.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039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3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