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旅行者维·苏·奈保尔
发布时间:2021-02-22 12:30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是一个典型的后殖民时代“文化旅行者”。“文化旅行”这一概念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奈保尔生存状态的基本特征,而且“文化旅行”的生存方式潜在地决定着奈保尔的变动不居的思维方式,使得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了典型的后殖民文化的独特景观。所以说“文化旅行”也可以成为我们用以洞悉奈保尔思想实质和文学世界的一把钥匙,即以“文化旅行”为聚集点,来对奈保尔的文化人格和文学创作进行整合性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对作为个人以及后殖民作家的奈保尔价值、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深刻认识。 本论文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后殖民文化理论等相关知识,采用作家传记批评、比较文学、实证分析和文本细读等方法,以“文化旅行”这一基本概念作为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具体地论证奈保尔的生活经历、思想特征和文学创作这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奈保尔之所以能够作为当代后殖民文化和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作家的根本原因。第一章论述由于特殊的生存遭遇,奈保尔命中注定就是一个“文化旅行者”。奈保尔出生在文化杂糅的“旅行”途中,经历了英伦三岛的文化漂泊,遭遇了印度“故乡”的文化失落,最终被“抛”入到一种无根的生存...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大地上的旅行者:奈保尔的生存状况
一、生在旅行“途”中:殖民地岛国的文化杂糅
二、“朝圣”之旅:英伦三岛的文化漂泊
三、寻根之旅:印度“故乡”的文化失落
四、验证之旅:世界公民的文化心态
第二章、“无根人”的文化人格:奈保尔的思想状态
一、流浪者的思维方式
二、旅行者的认知方式
三、二律背反的情感认同方式
四、自我反讽的表达方式
五、后殖民文化心理模式
第三章、后殖民文化的形象阐释:奈保尔的文学创作
一、《毕司瓦斯先生的房子》:书写往昔家园
二、《抵达之谜》:书写今日异乡
三、“印度三部曲”:书写祖辈家园
四、《河湾》:书写验证之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启蒙抑或解构——鲁迅《复仇(其二)》与奈保尔《曼曼》之比较[J]. 郭旭胜. 名作欣赏. 2005(04)
[2]《毕司瓦斯先生的房子》:一个自我反讽的后殖民寓言[J]. 胡志明.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4)
本文编号:304599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大地上的旅行者:奈保尔的生存状况
一、生在旅行“途”中:殖民地岛国的文化杂糅
二、“朝圣”之旅:英伦三岛的文化漂泊
三、寻根之旅:印度“故乡”的文化失落
四、验证之旅:世界公民的文化心态
第二章、“无根人”的文化人格:奈保尔的思想状态
一、流浪者的思维方式
二、旅行者的认知方式
三、二律背反的情感认同方式
四、自我反讽的表达方式
五、后殖民文化心理模式
第三章、后殖民文化的形象阐释:奈保尔的文学创作
一、《毕司瓦斯先生的房子》:书写往昔家园
二、《抵达之谜》:书写今日异乡
三、“印度三部曲”:书写祖辈家园
四、《河湾》:书写验证之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启蒙抑或解构——鲁迅《复仇(其二)》与奈保尔《曼曼》之比较[J]. 郭旭胜. 名作欣赏. 2005(04)
[2]《毕司瓦斯先生的房子》:一个自我反讽的后殖民寓言[J]. 胡志明.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4)
本文编号:3045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4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