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明威对文艺的批判:从两部核心作品说起
发布时间:2021-03-02 03:00
《死在午后》是海明威于1932年推出的一部非小说,与《老人与海》是两部相隔20年之久的作品。表面上,这两部作品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其批评声誉也有天壤之别。本质上,"技巧"将《死在午后》与《老人与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两部关于技巧的作品中,海明威表面上给读者展示的是如何斗牛和如何捕鱼的技巧,其真实目的却是通过斗牛和捕鱼来讲述创作技巧。海明威在这两部作品中更关心的是他是怎样写出这两部作品,发表的是他对其他作家、评论家的看法。虽然"斗牛"与"捕鱼"各不相同,其目的却殊途同归。研究这两部作品中对作家、评论家的批判,不仅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海明威的文艺思想,也对重估这两部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死在午后》与《老人与海》:海明威进行文艺批判的两部重要作品
二、以“技巧”论英雄:《死在午后》与《老人与海》对作家的批判
三、艺术与艺术破坏者:《死在午后》和《老人与海》对评论家的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触摸语言 体验存在——用身体现象学解读《老人与海》[J]. 彭保良.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058471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死在午后》与《老人与海》:海明威进行文艺批判的两部重要作品
二、以“技巧”论英雄:《死在午后》与《老人与海》对作家的批判
三、艺术与艺术破坏者:《死在午后》和《老人与海》对评论家的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触摸语言 体验存在——用身体现象学解读《老人与海》[J]. 彭保良.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058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5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