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与本土之根:故事类型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09:15
类型研究源于西方。N.B.Dennys率先用西方故事学方法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分类。钟敬文是故事类型理论的引进者和实践者,其《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典范之作。詹姆森将历史地理学派方法译介到国内并运用于灰姑娘型、狐精故事的研究,但民间文学界应者寥寥。20世纪80年代以后,类型研究逐渐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国故事学人积极将西方故事学理论本土化,形成"故事生命树""故事文化学"等研究范式及类型丛、类型核、情节基干、母题链、中心母题、功能性母题、节点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学话语体系。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2018,3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ROOT、型式与类型: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滥觞
(一) ROOT:被误译的故事学术语
(二) (型) 式与系:周作人和赵景深的民间故事分类尝试
(三) 钟敬文:民间故事类型理论的引进与实践者
二历史地理学派在中国的译介:詹姆森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三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术语体系的构建与方法实践
(一) 西方民间故事类型理论的译介
(二)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三) 类型文化学的构建与拓展: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四) 故事类型学术语的体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四十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述评[J]. 漆凌云.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02)
[2]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J]. 张志娟. 民俗研究. 2017(02)
[3]故事学30年点将录[J]. 施爱东. 民俗研究. 2008(03)
[4]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J]. 施爱东. 民族文学研究. 2006(01)
[5]论钟敬文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贡献[J]. 郑土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J]. 刘魁立. 民族艺术. 2001(01)
[7]一位外国学者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詹姆森教授《中国民俗学三讲》中译本序[J].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6)
本文编号:3165220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2018,3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ROOT、型式与类型: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滥觞
(一) ROOT:被误译的故事学术语
(二) (型) 式与系:周作人和赵景深的民间故事分类尝试
(三) 钟敬文:民间故事类型理论的引进与实践者
二历史地理学派在中国的译介:詹姆森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三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术语体系的构建与方法实践
(一) 西方民间故事类型理论的译介
(二)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三) 类型文化学的构建与拓展: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四) 故事类型学术语的体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四十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述评[J]. 漆凌云.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02)
[2]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J]. 张志娟. 民俗研究. 2017(02)
[3]故事学30年点将录[J]. 施爱东. 民俗研究. 2008(03)
[4]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J]. 施爱东. 民族文学研究. 2006(01)
[5]论钟敬文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贡献[J]. 郑土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J]. 刘魁立. 民族艺术. 2001(01)
[7]一位外国学者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詹姆森教授《中国民俗学三讲》中译本序[J].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6)
本文编号:3165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16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