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技巧
发布时间:2021-05-06 04:01
作为一名作家,托妮·莫里森无疑是成功的。1993年,她因“其富于洞察力和涛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在其一系列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宠儿》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部。这部“神奇而辉煌”的巨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笔者认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成功运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对传达小说主题,引起强烈的震撼效果功不可没。同时,这一艺术特色也成为此小说写作的一大亮点,也是目前为止国内外鲜有人涉足的方向。这种独特的写作特色应当得到文学界足够的关注。因此,笔者在这篇论文中探讨《宠儿》中体现的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源于拉丁美洲,其自身的三个特点使其独树一帜:第一,它将虚幻的与现实的成分并置,把神奇与现实,过去和现在,梦幻与真实的界限模糊化,创造出了亦真亦幻的,强烈的魔幻式美学震撼效果。第二,大量运用神话原型,包括西方神话及非洲民间传说,赋予了小说文字魔幻的神奇色彩。第三,奇幻意象的使用是魔幻现实主义一个重要的特色,它表现了现实的魔幻性。比如,塞丝背后的“树”的意象,变幻莫测的“水”的意象等等。这三个创作原则从三个方面紧...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in English
Abstractin Chinese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 Juxtaposition of Magic and Realistic Elements
A.Appearance of ghosts and haunting of trauma
B.Mingling of dreams and reality
C.Dim boundary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Chapter Ⅱ Employment of Mythological Archetypes
A.Archetypes of western myths
B.Archetypes of African folklores
Chapter Ⅲ Fantastic Images to Show Magic Reality
A.Fantastic images in nature
B.Fantastic images in character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宠儿》的复调性[J]. 王晓兰,李晖.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2]为奴隶的母亲——试析《宠儿》中的塞丝形象[J]. 李丹丹,佟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
[3]宠儿身份多重性——多角度揭示主题[J]. 单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4]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非洲文化特色[J]. 胡笑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5]《宠儿》中丹芙的人物形象分析[J]. 邢天殊. 三明学院学报. 2006(03)
[6]《宠儿》中的陌生化手法——解读叙事视角和言语策略[J]. 刘秀杰,马玉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7]试论《宠儿》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J]. 苏雅勤.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04)
[8]《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J]. 王晓兰,钟鸣.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2)
[9]论《宠儿》中怪诞的双重性[J]. 习传进.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5)
[10]打开记忆的闸门——记莫里森《宠儿》中水的意象和象征[J]. 孙薇.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171195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in English
Abstractin Chinese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 Juxtaposition of Magic and Realistic Elements
A.Appearance of ghosts and haunting of trauma
B.Mingling of dreams and reality
C.Dim boundary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Chapter Ⅱ Employment of Mythological Archetypes
A.Archetypes of western myths
B.Archetypes of African folklores
Chapter Ⅲ Fantastic Images to Show Magic Reality
A.Fantastic images in nature
B.Fantastic images in character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宠儿》的复调性[J]. 王晓兰,李晖.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2]为奴隶的母亲——试析《宠儿》中的塞丝形象[J]. 李丹丹,佟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
[3]宠儿身份多重性——多角度揭示主题[J]. 单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4]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非洲文化特色[J]. 胡笑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5]《宠儿》中丹芙的人物形象分析[J]. 邢天殊. 三明学院学报. 2006(03)
[6]《宠儿》中的陌生化手法——解读叙事视角和言语策略[J]. 刘秀杰,马玉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3)
[7]试论《宠儿》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J]. 苏雅勤.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04)
[8]《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J]. 王晓兰,钟鸣.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2)
[9]论《宠儿》中怪诞的双重性[J]. 习传进.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5)
[10]打开记忆的闸门——记莫里森《宠儿》中水的意象和象征[J]. 孙薇.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171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17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