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爱伦·坡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恐怖小说流派

发布时间:2021-08-15 14:02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对恐怖小说鼻祖爱伦·坡作品的译介继上个世纪初期之后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恐怖小说创作异军突起,涌现出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恐怖小说作家、作品。本文通过梳理爱伦·坡恐怖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以及世纪之交的中国恐怖小说流派的发展轨迹,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一,爱伦·坡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世纪之交中国恐怖小说的兴起。爱伦·坡再次登陆中国文坛,对他作品的翻译介绍,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完全超过了上次高潮,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引发了世纪之交的中国恐怖小说创作热潮。二,创作理念上的传承。爱伦·坡开创的“心灵式恐怖”,以及他的“效果说”,“惟美理念”已经内化为中国恐怖小说作家一种自觉的创作理念。三,文本内容上的借鉴。爱伦·坡始终关注死亡、人性、复仇这些最能体现人类潜意识领域最凝重、黑暗部分的话题,并且他对这些领域思索的深刻与独特使中国恐怖小说作家只能在他所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四,表现形式上的时时效法。无论是梦幻氛围的营造、独特意象的构筑,还是悬念的精心设置以及轮回手法的巧妙运用,都使中国恐怖小说作家无法回避爱伦·坡的存在。五,影响发生原因探寻...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爱伦·坡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恐怖小说流派
    一、爱伦·坡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世纪之交中国恐怖小说的兴起
    二、创作理念上的传承
    三、文本内容上的借鉴
        1 关于死亡的书写与想象
        2 人性的开掘
        3 复仇题材的选取
    四、表现形式上的时时效法
        1 梦幻与现实的混融
        2 独特意象的构筑
        3 悬念的设置
        4 轮回手法的巧妙运用
    五、影响发生原因探寻
        1 接受和传播语境的多元化
        2 时代对文学作品娱乐功能的追求
        3 惶恐的人生体验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爱伦·坡人性主题创作的问题意识探讨[J]. 李慧明.  学术论坛. 2006(05)
[2]从“效果说”看爱伦·坡作品主题的艺术表现构架[J]. 曹曼.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3)
[3]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J]. 杨经建,彭在钦.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4)
[4]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J]. 王一川.  社会科学. 2003(01)



本文编号:3344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44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