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史密斯作品的庄园悲情与圈地叙事
发布时间:2021-08-16 13:14
圈地运动当属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当代圈地运动研究常从史学资料出发考证,在十七八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起到了充实研究资源的作用。夏洛特·史密斯的浪漫主义诗歌和虚构文学创作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圈地运动下的时代心潮,小说中的主人公命运大多受到了土地改革的冲击,引发或悲或喜的故事脉络。另一方面,作者本身与当时社会经济变化交织而成的坎坷命运为文本研究提供了真实对照,使史密斯笔下的不同庄园蒙上了相近悲情。
【文章来源】:外国语文. 2018,34(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诗人的流浪与悲情
1.1 乡村流浪者
1.2 抒情十四行诗的突破
2 庄园财产与圈地浪潮冲击
2.1 英格兰庄园传统
2.2 乡村社会结构改变
2.3 18世纪英国阶级走向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由民族主义视角下《移民》中的国家认同[J]. 王艺霏,李增. 学术探索. 2015(10)
[2]夏洛特·史密斯的十四行诗[J]. 王兴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345738
【文章来源】:外国语文. 2018,34(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诗人的流浪与悲情
1.1 乡村流浪者
1.2 抒情十四行诗的突破
2 庄园财产与圈地浪潮冲击
2.1 英格兰庄园传统
2.2 乡村社会结构改变
2.3 18世纪英国阶级走向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由民族主义视角下《移民》中的国家认同[J]. 王艺霏,李增. 学术探索. 2015(10)
[2]夏洛特·史密斯的十四行诗[J]. 王兴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345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4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