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福克纳四部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存在状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14:48
  威廉·福克纳宏大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所具有的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其作品成为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瑰宝。这位文学巨人一生著作颇丰,他的长篇小说大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并且成为评论热点。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但从作品主题及创作手法上看,他的短篇小说也同样毫不逊色,目前正日益受到评论家的垂青,其着眼点集中在对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上。但从存在主义角度集中对福克纳几部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空白。本文选取了福克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四部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夕阳》、《甘旱的九月》、《曾经有这样一位女王》,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从面对自我及面对他人时女性的存在状态进行研究。怪僻乖张的爱米丽、精神紧张的南希、幻想重重的米妮、固守“王位”的珍妮、忠心耿耿的艾诺拉和欲盖弥彰的娜西萨面对自我时表现出的内在存在状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她们以相同的方式与相同的困境作斗争,并试图通过自欺找到自我本质及价值。同时,她们均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虚无化的人类过程和超越过程。她们既走不出过去的阴影,又抓不住现在,还看不到自己的未来,面...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William Faulkner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1 Main Principles in Sartre’s Theory of Existentialism
    1.1 Being-for-Itself
    1.2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1.3 Being-for-Others
Chapter 2 Women’s Existece in the Presence of Themselves
    2.1 Process of Nothingness
    2.2 Condition of Bad Faith
    2.3 Helplessness in Time
Chapter 3 Women’s Existence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s
    3.1 Inevitability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Freedom of Choosing
    3.2 Concrete Relations with Others
    3.3 Condition of Rattrap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Appendix B 详细中文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福克纳研究回顾与展望[J]. 纪琳.  山东外语教学. 2006(02)
[2]对我国福克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陶洁.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03)
[3]从《夕阳》的叙事策略论其对主题的表现[J]. 王小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05)
[4]可悲的“替罪羊”——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艾米莉[J]. 李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5]自卑情结: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重要动因[J]. 朱振武.  外国文学评论. 2002(03)
[6]《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J]. 王敏琴.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02)
[7]福克纳的时间哲学[J]. 李常磊.  国外文学. 2001(01)
[8]魔怪形象之画廊——小议福克纳小说中的怪诞人物形象[J]. 吴童.  当代外国文学. 2000(04)
[9]创造一个永恒的神话世界——论福克纳对神话原型的运用[J]. 刘道全.  当代外国文学. 1997(03)
[10]福克纳主要写作手法的探讨[J]. 肖明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1)



本文编号:3416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16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1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