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

发布时间:2022-08-09 11:06
  波德莱尔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代表性和研究潜力的诗人,国内外研究他的著述、论文颇丰,对其作品及其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阐发是研究的重点。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是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薄弱。本文力图将其唯美主义文艺观放置到文学发展的坐标系中,从其文艺观的形成、构成、综合评价三个方面作立体的分析。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以19 世纪历史文化的巨大变化为背景,以康德哲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他的文艺观并非始终如一,而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由功利到唯美的转变。波德莱尔提出了“诗除了自身外并无其他目的”、“诗的目的就是发掘恶中之美”、“诗应该表现本体的真实”、“艺术与道德无涉”的唯美主义美学原则,他的唯美主义文艺观与他的其它文艺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辨证关系。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不仅有着唯美主义理论的共同特征,更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他首次打破了古典美学为诗歌设置的禁区,并创建性地提出了“发掘恶中之美”的美学原则,对唯美主义乃至西方文学史都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并对整个唯美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艺观的形成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哲学美学基础
    第三节 文艺观的转变:从功利到唯美
第二章 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构成
    第一节 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美学原则
    第二节 波德莱尔文艺观的复杂性及其辩证关系
第三章 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艺观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艺观的独特性
    第二节 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艺观的贡献
    第三节 恶的审美观照:波德莱尔唯美主义文艺观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象征主义的宪章——三论波德莱尔和《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J]. 廖星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4)
[2]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J]. 黎跃进.  外国文学研究. 1998(02)
[3]分裂的现代性:社会与文化[J]. 高力克.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4]当代西方社会文化矛盾之我见[J]. 韩秋红.  外国问题研究. 1997(03)
[5]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J]. 王向远.  外国文学研究. 1995(04)
[6]波德莱尔的创新艺术[J]. 郑克鲁.  社会科学战线. 1995(04)
[7]波德莱尔,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关于波德莱尔文艺观的矛盾与他的历史评价[J]. 周颂喜.  外国文学研究. 1991(02)
[8]西方唯美主义的艺术批评[J]. 伍蠡甫.  文艺理论研究. 1981(01)



本文编号:3672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72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