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伦理思想新识:从希罗的性别身份谈起
本文关键词:莎士比亚伦理思想新识:从希罗的性别身份谈起
【摘要】:在莎士比亚伦理思想研究中,有人认为莎翁是男权主义者或厌女主义者,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其伦理思想指向个性解放,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希罗性别伦理身份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莎士比亚的伦理取向并非指向解放,而是回归传统,是对传统婚恋伦理观念的维护。要求女性回归传统是莎翁对文艺复兴时期情欲泛滥现象的理性反思,不能简单地把莎士比亚看作男权主义者或厌女主义者。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关键词】: 希罗 莎士比亚 伦理身份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关于戏剧的伦理思考,莎士比亚没有专门的论述。他曾在《哈姆莱特》中借王子之口说出了演戏的目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1](P279)莎士比亚认为戏剧是从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人的灵魂,反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永涛;对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婚姻社会的分析和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张琦;不能完成的颠覆──论莎士比亚女性主义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民;;《维纳斯与阿董尼》对人性与自然的歌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郭爱丽;;挣脱人与社会之枷锁——《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新视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蒋敏蓉;;再论李尔王的“疯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4 张慧荣;;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朱经苹;;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名利场》中的婚姻爱情伦理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董力燕;;从《哈姆雷特》解读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特征[J];长城;2012年06期
7 吴远青;李明明;;《珍妮姑娘》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8 崔潇月;;环境伦理中的身份变化——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9 杨晓莲;张丽霞;;从《驯悍记》看莎士比亚的男权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曲家丹;;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茂庆;戏剧中的梦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年
5 陈志坚;情与理的交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金锋;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李新亚;阐释爱情故事内涵的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刘继华;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尔奇;莎翁悲剧中女性的三位一体[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解直锋;希腊罗马神话对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领娟;《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关怀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本川;《无事生非》中话语的(不)礼貌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5 杨欢;中英诗歌比喻对比[D];西南大学;2011年
6 梁其宝;霍桑美真善圣的伦理诉求[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宋菲菲;中国文人写作伦理的表现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秦丽英;《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沙沙;论《红字》中的伦理两难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亦见;十块瓦片——莎士比亚戏剧断想[J];安徽新戏;2001年01期
2 刘岳峦;莎士比亚戏剧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艾军;肖四新;;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J];戏剧文学;2006年12期
4 刘洪涛;高金花;孙永恩;;黑泽明与莎士比亚戏剧[J];戏剧文学;2007年12期
5 雨葭;;包罗万象的莎士比亚戏剧(上)[J];南国红豆;1997年05期
6 李国银;;论莎士比亚戏剧中以父权意识为主的道德观[J];四川戏剧;2006年03期
7 郭永生;;透过《威尼斯商人》解读莎剧的话语方式[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8 李伟民;;多重视角下的莎士比亚——2008莎士比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1期
9 孟宪强;;莎士比亚悲喜剧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
10 闫立;有限的舞台时空 无限的宇宙风云──试论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结构和表现手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忠祥;;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意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树钧;;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莎学事业的发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连敏;;走近北欧诗歌——在京诗人与丹麦诗人的对话[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4 孙芳琴;;莎翁戏剧中颜色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放;莎士比亚真实身份探秘[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辜正坤邋鞠方安;《阿登版莎士比亚》与莎士比亚版本略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赵明宇;解读莎士比亚有新密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周红;也谈胡适与莎士比亚戏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元尚;莎剧故事在中国的早期流播[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元尚;莎翁全集版本闲话[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刘晓帆;迎合英年轻人口味,莎翁经典也有了“白话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杨正润;与时俱进 推动中国莎学研究[N];文艺报;2003年
9 刘建军;圣经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张琼;莎士比亚不是精英社会特有的文化资本[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s,
本文编号:572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7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