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哈拉维的赛博格新主体诗学

发布时间:2017-08-03 20:30

  本文关键词:论哈拉维的赛博格新主体诗学


  更多相关文章: 哈拉维 赛博格 主体 界限 差异 共生


【摘要】:当代西方诗学的主体理论,主要涵括拉康的“无意识”主体,阿尔都塞的“召唤主体”,福柯的“知识-权力-伦理主体”,德勒兹的“褶子-游牧主体”等,呈现出多元、流变、互涉的特征,从这一语境研究哈拉维的赛博格新主体诗学具有重要意义。哈拉维的赛博格新主体表征着当下信息化和技术化的社会现实;打破了传统人类主体在性别、种族、阶级、肤色等各方面的认同,呈现出历史变革的丰富可能性。赛博格新主体超越了传统人类主体,蕴含丰富,极具革命性力量,预示着未来现实,开辟出当代诗学的新疆域。因此,对哈拉维的赛博格新主体诗学进行探讨,既是一种思想挑战,也是对电子传媒时代社会文化的学术反思。 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核心部分主要从语境论、本体论、价值论三个向度展开对赛博格新主体诗学的阐发,旨在呈现其丰富的诗学蕴含和新特质,发掘其当代诗学价值。 导论: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哈拉维赛博格诗学研究的情况及其给当代西方文艺思想的主体理论所带来的新问题框架。 语境论:从当代西方主体理论的历时性流变出发,择取重要节点:从柏拉图客观唯心论的主体思想到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思想,从结构主义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理论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召唤主体”理论到后结构主义如福柯“知识-权力-伦理”主体理论和德勒兹“褶子-游牧”主体理论,着重分析哈拉维赛博格新主体的生成语境。 本体论:结合上文赛博格新主体生成的理论语境,将哈拉维的赛博格新主体理论同结构主义主体理论和后结构主义主体理论进行共时维度的比较,进而凸显出赛博格新主体的理论成因、本体内涵和主要特征。 价值论:基于赛博格新主体的诗学蕴含和新特征,探究赛博格新主体对当代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尤其是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层面的价值。 总而言之,哈拉维的赛博格,作为一个多元、混杂、非本质的新主体,对当代西方主体理论构成了前沿性的问题框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哈拉维 赛博格 主体 界限 差异 共生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引言7-11
  • (一)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7-8
  • (二) 国内外哈拉维赛博格诗学研究的综述8-11
  • 一、赛博格新主体诗学语境论11-23
  • (一) 理性主体的出现和确立11-14
  • (二) 结构主义主体理论14-17
  • 1. 拉康的无意识主体14-15
  • 2.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召唤主体15-17
  • (三) 后结构主义主体理论17-23
  • 1. 福柯的“知识-权力-伦理”主体17-20
  • 2. 德勒兹“褶子-游牧”主体20-23
  • 二、赛博格新主体诗学本体论23-33
  • (一) 赛博格新主体的理论成因23-26
  • (二) 赛博格新主体的诗学内涵26-29
  • (三) 赛博格新主体的主要特征29-33
  • 三、赛博格新主体诗学价值论33-39
  • (一) 赛博格新主体对女性批评理论的价值33-36
  • (二) 赛博格新主体对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价值36-39
  • 结语39-40
  • 注释40-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洪宪;彭文华;;德、日犯罪论体系之利弊分析[J];刑法论丛;2009年03期

2 陈荣飞;肖敏;;犯罪本质新界说[J];刑法论丛;2011年02期

3 贾健;;哲学本体论视角下的刑法民意“在场”[J];刑法论丛;2012年01期

4 孙伟红;;卢梭宗教思想三题[J];欧美文学论丛;2010年00期

5 王寅;;语言研究新增长点思考之四:后语言哲学探索——语言哲学、后语言哲学与体验哲学[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6 刘兆林;;洛克的语言观及其影响[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7 常晖;黄振定;;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8 李俊峰;宋广文;;试论心理学研究的人文关怀取向[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9 邹卫中;;承续与建构: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综述[J];攀登;2011年03期

10 王玉宝;;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分析——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江畅;;幸福、和谐、智慧与优雅:当代幸福主义的视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邓华;;略论机械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6 唐旭;;蒙田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海龙;;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道德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刘新科;;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谢梅;;消费影响下的当代新闻价值观反思与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8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9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邓岚;《苏菲的世界》:多面体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佳;诗为能言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尚伟伟;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6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16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4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