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失乐园》里的撒旦与基督教的恶魔传统

发布时间:2017-08-05 03:20

  本文关键词:《失乐园》里的撒旦与基督教的恶魔传统


  更多相关文章: 弥尔顿 《失乐园》 撒旦 “恶魔”


【摘要】:撒旦是否是《失乐园》的史诗英雄,这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弥尔顿研究界由此形成"撒旦派"文学批评传统。然而,撒旦看似"英雄",却本质"虚弱",依然是基督教传统里的"恶魔",是真正的史诗英雄亚当之敌对者。弥尔顿遵照传统,借鉴"撒旦三合一泛历史模式"和英国文学中的"讽喻传统",尤其在"恶魔"身上融入他对"邪恶"的洞见,由此将恶魔撒旦塑造为极为复杂而有迷惑性的个性化之诱惑者形象,为亚当不可避免的堕落提供"前时间"背景。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弥尔顿 《失乐园》 撒旦 “恶魔”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弥尔顿与西方史诗传统研究》(14BWW057)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诱惑与英雄:弥尔顿的神学思想与英雄诗歌三部曲之研究》(XSP2014JD11)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关于《失乐园》的史诗英雄,1弥尔顿研究界三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学者选择的对象主要涉及处于二元对立的撒旦和亚当(实为亚当夏娃之整体),有的学者甚至超越史诗本身,将选择的范围扩大到读者、(Fish:206)弥尔顿本人(Saurat:220)或人性本身。(Masson:4)其中争议最大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瑛;《失乐园》的艺术风格[J];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汪媛;浅谈《失乐园》中的形象关系[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3 李杰;;命运的沉浮——《失乐园》的唯美情怀[J];戏剧文学;2006年07期

4 刘爽;;心灵的遮蔽与释放——《失乐园》的文本隐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梁工;陈莹;;《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J];东方丛刊;2007年03期

6 乔莉萍;赵志勇;;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失乐园》评论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冯莉;;从撒旦的角度看《失乐园》中上帝形象的塑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8 马丽菲;戚莹莹;贾晓娟;;读《失乐园》随感[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秦晓梅;;《失乐园》的艺术风格[J];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10 郭瑶;;对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和政治状况的研究——通过《失乐园》人物性格特征解析(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小慧;;不伦哀歌——浅析《失乐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舒晋瑜;^~米:正视人生的不完美[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张亦嵘;浅谈《失乐园》的疏漏[N];法制日报;2002年

3 竺家荣;翻译《失乐园》:力求传达原作韵味[N];文艺报;2014年

4 照日格图(书评人);残酷到极致的美[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失乐园》布局中的对应与对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颖;《失乐园》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晓蓓;论《失乐园》中的模糊性[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4 李艳飞;《失乐园》隐喻的认知分析[D];西华大学;2013年

5 陈敬玺;论《失乐园》的人学内涵与艺术意蕴[D];西北大学;2006年

6 范德龙;欧洲史诗传统视野下的《失乐园》[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魏涛;论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中的上帝形象[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莹莹;《失乐园》与《西游记》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安志宏;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张力[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艳莉;论约翰·弥尔顿《失乐园》的主题—人文主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2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22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