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我的名字叫红》的“呼愁”情结

发布时间:2017-08-16 22:04

  本文关键词:《我的名字叫红》的“呼愁”情结


  更多相关文章: 《我的名字叫红》 “呼愁” 冲突 “他者” 混杂文化


【摘要】:《我的名字叫红》奠定了帕慕克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凭借这部小说,他摘下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瑞典皇家学院授予他的授奖词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错的新象征”。忧郁的故乡与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帕慕克着力表现的对象。 “呼愁”即土耳其语的忧郁、忧伤之意。它弥漫于《我的名字叫红》中,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主色调。透过小说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人物、景物的忧伤气息。小说以16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历史为背景,以“绘画”为喻体,围绕两起谋杀案件展开故事情节。在侦探案件的过程中穿插进爱情故事,从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是一部融谋杀、侦探、爱情为一体的小说,其主旨是探索谋杀背后的文化冲突以及源于冲突的“呼愁”情感。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运用文化研究方法。从“呼愁”情结入手,通过细读文本,结合伊斯兰宗教背景、萨义德的“他者”理论及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对《我的名字叫红》进行细致解读。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前言部分主要对帕慕克其人其作进行简要概述,对《我的名字叫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明了选题研究意义及目的。第一部分对“呼愁”进行文本分析。从冲突与“呼愁”入手,探讨了绘画传统的冲突引发的“呼愁”情感。通过小说人物对古老伊斯兰细密画传统的追忆及人物身份认同的困境呈现“呼愁”。第二部分对“呼愁”进行文化分析。首先结合伊斯兰教及苏菲神秘主义探讨了“呼愁”的宗教内涵;其次以萨义德的“他者”理论为支撑,进一步阐释“呼愁”承载的文化内涵。结语部分运用霍米·巴巴文化“杂交性”理论对文本进行解读,揭示了帕慕克文化混杂的理念。 “呼愁”源于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的尖锐冲突与矛盾,本质上是由民族与宗教之间的隔阂所致。只有摒弃狭隘民族中心主义,才能寻求两种文化之间的混杂与共存。
【关键词】:《我的名字叫红》 “呼愁” 冲突 “他者” 混杂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374.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16
  • 一 冲突与“呼愁”16-31
  • 1. 绘画传统的冲突16-23
  • 2. 人物主体的“呼愁”23-31
  • 二“呼愁”的文化分析31-43
  • 1. “呼愁”的宗教内涵31-37
  • 2. “他者”与“自我”的争斗37-43
  • 结语43-48
  • 附录48-50
  • 参考文献50-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霞;;《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视角初探[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穆宏燕;从细密画看伊朗文化的顽强性[J];东疆学刊;2002年01期

3 张晓娟;黄婷婷;;浅论《我的名字叫红》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4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5 穆宏燕;;论波斯细密画的伊斯兰合法性[J];东方论坛;2013年05期

6 李伟荣;;“呼愁”——理解帕慕克作品的一片钥匙[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覃江华;;奥尔罕·帕慕克小说《我的名字叫红》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8 张虎;;橄榄之死——解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林玉珍;;《我的名字叫红》的后现代叙事手法解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3期

10 毕文娟;;冲突·痛苦·共存——《我的名字叫红》潜文本探析[J];理论学刊;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685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85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