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
本文关键词:《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文学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两个性格命运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追求名利的现实生活展现得生动逼真。作者以讽刺幽默的文风受到了广泛关注。《名利场》也成为英国讽刺文学的代表巨著。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
【关键词】: 萨克雷 名利场 女性形象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名利场》是英国文学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代表作。作品以其讽刺幽默的文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喜爱。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也成为了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批判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一八一一年出生在印度,一八二二年进入了英国的一所学校就读,在这期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风山;;萨克雷与蓓基·夏泼的道德清白——重读《名利场》[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秀丽;;从小说《名利场》解读女性社会价值观[J];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雯;“双性气质”的性别魅力与现代困境[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李娇;基于语料库对杨必翻译中女性特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伟胜;;性别、身份与叙事话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张祥亭;;从赫斯特伍德的悲剧透视德莱塞对男性的去势模拟书写——重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俊萍;“约翰生博士的字典”——评《名利场》中“物”的叙事功能[J];国外文学;2005年02期
4 殷企平;“进步”浪潮中的商品泡沫:《名利场》的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丹;;试论《名利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2 温晓梅;;对《名利场》“美”与“丑”的解读[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范长征;;视野与讽喻:《名利场》里的扭曲看镜[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7年03期
4 李颖;;爱米丽亚与利蓓加形象比较[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姜海清;;女冒险家利蓓卡·夏泼人物形象试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伍晓蓉;;再读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赵丽梅;;关于女性与自我价值的思考——由萨克雷《名利场》展开的联想[J];科技资讯;2006年15期
8 许爱兵;;从《名利场》看当今人在社会的生存[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9 朱婷;;论萨克雷小说《名利场》中的讽刺表现手法[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曾艳;;正面解读《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夏泼[J];青年文学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林婉娇;;《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爱武;;坂口安吾小说《满开的樱花林下》考察——“山贼”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刘成富;;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再认识[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6 李爱云;;女性话语·躯体写作·双性同体——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甘惠侨;;马奇四姐妹的美德成因浅析:论《小妇人》中的教育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邢以丹;;爱的理想、困惑与解答——论林真理子《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的文学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刘子敏;;论小说《紫颜色》对三角关系模式的新诠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欣;海明威笔下女性形象的成因[N];吉林日报;2010年
2 张中载;“改写”:让经典绽放出别样的光芒[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女性文学彰显婚恋新取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许丹红;《飘》:一朵恒久不衰的爱情之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朱绩崧;为谁吟唱圣诞歌?[N];东方早报;2009年
6 陆谷孙;毒汁四溅:两百四十八人骂一百四十四人[N];东方早报;2010年
7 陈亮 译;不思变革的作家视野太狭隘了[N];文艺报;2001年
8 朱英;《汤姆·琼斯》:人性的光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顾杏娣;当达·芬奇遭遇弗洛伊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张琼;洛奇:在经典和通俗之间游刃有余[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桂玲;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2 许原雪;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王庆勇;论亨利·米勒的小说艺术[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天;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雪花;朝鲜朝闺阁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陈靓;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年
9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李文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洪磊;曹禺、易卜生戏剧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琳;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园华;[D];西北大学;2011年
4 赵玉君;父权意识下的女性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牟学麟;萨克雷与帝国的扩张[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梁晓平;从倾斜到平衡—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7 蔡岚岚;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戚永慧;论劳伦斯作品的女性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丽娜;卡夫卡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洪连;王尔德戏剧中的女性形象解读[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9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