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甘加丁之路》的空间模式与政治

发布时间:2017-09-02 08:00

  本文关键词:《甘加丁之路》的空间模式与政治


  更多相关文章: 《甘加丁之路》 赵健秀 空间叙事学 加布里埃尔·佐伦


【摘要】:本文运用佐伦的空间叙事学理论分析《甘加丁之路》。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三方面入手考察文本的空间结构,进而研究空间设置在促进意义生成和主题表达方面的重要作用。赵健秀对于"家"的体认和对唐人街的矛盾情感体现了华裔身份的复杂诉求,而这一诉求是通过独特的文本空间设置表现出来的。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
【关键词】《甘加丁之路》 赵健秀 空间叙事学 加布里埃尔·佐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批准号:13CWW0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华裔美国文学的叙事空间研究”(编号:DL13BCX02) “赵健秀长篇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编号:DL12BC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赵健秀(Frank Chin)是华裔美国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才华横溢,其笔力横跨小说、戏剧和评论三界,且在各个领域均成绩斐然。他是当代亚裔美国文学创作的先行者。其剧作《鸡笼中国佬》(The ChickencoopChinaman,1972)登上纽约舞台之后,他成为首位进入纽约主流剧院和最早受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晓烨;;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J];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宁苗苗;张万敏;;国内空间叙事学研究评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2 刘婧娴;;《灿烂千阳》的空间叙事艺术探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陈广春;;空间诗学语境下的福柯“异托邦”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王茵;;“空间转向”下的文学研究——“空间形式”的理论背景综述[J];文教资料;2013年2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淑峥;《傲慢与偏见》: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D];浙江大学;2012年

2 潘吉;论布莱克史诗《弥尔顿》宇宙时空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李婷;《刀锋》中的自然主义倾向[D];中南大学;2013年

4 吴海利;我国纪录片的空间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赵健秀的亚裔美国文化建构[J];华文文学;2009年01期

2 徐仲秋;;解读《鸡屋华人》中华裔追寻理想的父亲的努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居勰;;从对中国食物态度看华裔的身份认同——以赵健秀的《龙年》为例[J];考试周刊;2011年15期

4 张卓;;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自我形象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年03期

5 余星;;“关公”不必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的“赵汤论战”[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杨丛道;余红卫;;论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建构[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1期

7 蒙柱环;;赵健秀的华裔男性书写[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陈昱;;汤亭亭和赵健秀对中国经典的改写[J];理论界;2009年01期

9 徐刚;;赵健秀的《甘加丁之路》的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管建明;《唐老亚》中的“隐性叙事”与华裔美国人历史的重建[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际英;魏艳辉;;华裔作家的尴尬:试析“赵汤论战”的文类之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裴水妹;;木兰关公在美国 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传统历史人物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刘智欢;;论《女勇士》中的东方主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林;重塑华裔男性的阳刚形象[N];文艺报;2003年

2 赵文书;这是一种新东方主义[N];文艺报;2002年

3 吴冰;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一些思考[N];文艺报;2008年

4 刘葵兰(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无所不在的“疏离”[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张子清;我观“华裔美国文学”[N];文汇报;2007年

6 张子清 雷祖威;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族裔性[N];文艺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777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77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