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小镇畸人》中的表现主义

发布时间:2017-09-03 02:18

  本文关键词:《小镇畸人》中的表现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舍伍德 安德森 《小镇畸人》 表现主义 异化


【摘要】: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小镇畸人》作为描写美国中西部小镇生活的经典小说在1919年问世之后便在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评论界认为《小镇畸人》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联系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纽带,但对该小说文学贡献的原因,即安德森对表现主义的实验,重视不够。本文详细研究《小镇畸人》的表现主义风格,揭示使其产生文学影响的艺术特征。 论文认为,舍伍德·安德森创作的“怪诞小说”《小镇畸人》是新哥特式小说中一种高等现代主义的典型,,旨在揭示前工业化时代小镇居民强烈的个人感受。他采用表现主义手法并将这种风格作为对社会日益加剧的机械化的反抗。据此他留下了一首挽歌,一首有关异化和孤独的审美的现代性挽歌。他朴实而富诗意的散文风格以及他塑造的“怪诞”人物对他同时代的重要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所进行的表现主义实验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些实验标志着美国文学与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彻底决裂,也成为了后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 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简单介绍舍伍德·安德森、其代表作《小镇畸人》以及表现主义和《小镇畸人》的联系。第二章分析《小镇畸人》中的表现主义风格和形式。第三章进一步分析安德森的表现主义在小说中背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突出特征。第四章深入分析安德森的表现主义艺术观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主题。 论文在结论中强调,安德森的表现主义实验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在《小镇畸人》中运用表现主义创作手法,试图将那些碎片化的心灵现实与个人心境连接起来,以苦乐参半的语调意味深长地揭露生活的现代性,那种偶尔才显露爱和希望之美的孤独和异化的状态。
【关键词】:舍伍德 安德森 《小镇畸人》 表现主义 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8
  • 1.1 Sherwood Anderson and Winesburg, Ohio10-13
  • 1.2 Literary Reviews of Winesburg, Ohio at Home and Abroad13-14
  • 1.3 Expressionism and Winesburg, Ohio14-18
  • Chapter 2 Anderson’s Expressionist Art in Winesburg, Ohio18-26
  • 2.1 Outward Expression of the Inner Feelings18-19
  • 2.2 The Expressionist Style19-24
  • 2.2.1 The Simplicity of Sentences19-21
  • 2.2.2 The Plotless and Loose of Structure21-24
  • 2.3 The Expressionist Form24-26
  • Chapter 3 A Revolt Against Traditional Realism26-37
  • 3.1 Expressing a Personal Vision by Means of Distortion27-30
  • 3.2 An Expressionist Record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30-32
  • 3.3 Symbolic Figures and Allegoric Meanings32-37
  • 3.3.1 Symbolic Figures in Winesburg, Ohio32-33
  • 3.3.2 Symbolic Settings in Winesburg, Ohio33-34
  • 3.3.3 Symbolic Objects in Winesburg, Ohio34-37
  • Chapter 4 The Modernist Vision of Life and Society in Winesburg, Ohio37-47
  • 4.1 The Expressionist Idea of Art and Reality37-38
  • 4.2 Grotesqueness Permeating the Small Town38-42
  • 4.2.1 Depression and Hesitation of the Characters39-41
  • 4.2.2 Loneliness and Alienation of the Characters41-42
  • 4.3 The Epiphany Expressing Personal Insight of Reality42-47
  • 4.3.1 The Spiritual Alienation of Alice Hindman43
  • 4.3.2 The Satisfaction of Elizabeth Willard’s Hunger for Love43-45
  • 4.3.3 The Only Way Out for George Willard45-47
  • Chapter 5 Conclusion47-49
  • Works Cited49-50
  • Bibliography50-53
  • Acknowledgements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小明;舍伍德·安德森及其短篇小说[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李晓云;;《小城畸人》中的表现主义手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朱云奇;话语悲剧——《小城畸人》之解构主义阅读[J];外国文学;2005年06期

4 方智敏;论安德森《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的艺术创新及影响[J];莆田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张强;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综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782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82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