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小说《霍佩》中多元身份的童话性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08 17:19

  本文关键词: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小说《霍佩》中多元身份的童话性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霍佩》 童话性叙事 多元身份建构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德国2012年毕希纳奖得主费莉西塔斯·霍佩小说《霍佩》中多元身份的叙事构建。笔者从文学分析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这本虚拟传记小说中对主人公霍佩身份构建的两个层面,一层是由传记作者通过第三人称叙述的,是主人公在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的真实游历及由此产生的现实身份构建;另一层是文中大量穿插引用的主人公写下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作品,借此展现了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的虚拟构建。论文从现实和虚拟身份的叙事构建出发,阐释了《霍佩》如何通过虚拟中的虚拟的创作方式为日渐模糊的现实性身份寻找文学性的重新定位。全球化的话语体系下,身份认同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伴随着人和信息的流动性,社交网络的日益扩大化趋势,身份这个名词越来越难被国界或单一文化所定义。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很多为人们熟知的定义和范围被推倒重建,对于身份的诠释和构建渐渐成为了个体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形态的变迁加大了个人身份构建的难度,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关于身份认同的叙事构建往往围绕着身份危机,身份迷失这样的主题。在一些具有后现代叙事风格的文学作品中类似的题材更是屡见不鲜。在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小说《霍佩》打破了文学必须“历经”的思维定势,以独到的视角构建了小说人物的另一重身份,即在描述的现实世界里插入主人公虚拟构建的文学世界,用其想象中的身份构建填补其现实身份追寻中的空洞和迷思。在这层虚拟世界的身份构建中,主人公对经典的童话和历史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改编,文中出现了许多带有身份认同特征的意象。这些意象产生于主人公的文学创作,并延伸到现实的身份建构里,将主人公身份构建的两个层面贯穿了起来。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有:文中与现实的身份平行存在的虚拟身份是为何被构建起来的,又是如何借助童话改编和身份意象的运用形成了一个发展轴?这层虚拟身份在构建上呈现出了怎样的叙事特点?小说现实里的身份构建和主人公文学作品里的虚拟身份构建有没有交集,又是如何穿插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主人公身份构建的叙事逻辑?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在第二部分将理论介绍重点放在了身份认同的叙事构建理论上。以于耳根·施特劳布的叙事理论和沃夫冈·克劳斯的身份叙事构建为出发点,介绍了身份叙事的构成要素和维度,以及对身份的叙事性构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第三四部分对费莉西塔斯·霍佩和她作品中常用的童话元素,想象和梦境等非现实情境创作手法作大致介绍。并从结构和内容上对小说《霍佩》进行文学分析。结构上包括小说叙事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指出文中身份构建的两个层面中各自具有的时空特性:现实的叙述中时空的脉络较为清楚,而虚拟的构建中则呈现出童话中时间的停滞性和梦境中空间的模糊性。两层叙事的时空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小说呈现出非线性的叙事特点。内容上,着重分析小说中如“捕鼠人,冰雪女王和自我加冕,三圣灵”等身份意象对主人公身份构建所起到的作用,它们贯穿全书并反映出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怀疑,内心斗争到自我身份构建的全过程。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将《霍佩》小说中身份叙事的特点和后现代的身份叙事作了总结性的对比并认为,在对小说《霍佩》中多元身份的叙事构建上,作者虽然在小说现实层面描写了全球化大背景下主人公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漂泊性,却在同时构建了一个基于想象空间的完整且合理的虚拟身份。在对这层身份的叙事构建上,作者没有采用常见的带有后现代特色的叙述方式,如叙述者,主人公和书中人物视角的模糊性和可替代性,多重叙事层面的并列且互不干扰,开放式结尾等。而是倾向于用童话式的叙述构建叙事的圆满性和身份的完整性,作为对小说现实中身份建构不完整性的补充,从而在诸多的带有后现代风格的身份叙事和构建中呈现了自己独特的身份叙事风格。
【关键词】:《霍佩》 童话性叙事 多元身份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16.07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Einleitung9-16
  • 1.1 Ausgangspunkt9-11
  • 1.2 Forschungsstand und Fragestellungen11-13
  • 1.3 Zielsetzung13-14
  • 1.4 Aufbau14-16
  • 2. Theoretischer Hintergrund16-34
  • 2.1 Identitat und Identitatsforschung16-18
  • 2.2 Veranderung der Identitasbildung aufgrund der Gesellschaftsmodellen18-26
  • 2.2.1 Modern "Groβe Erzahlung"21-22
  • 2.2.2 Spatmoderne komplexe Erzahlung22-23
  • 2.2.3 Postmoderne "plurale Erzahlung"23-26
  • 2.2.3.1 Wolfgang Welschs Konzeption des "pluralen Subjekts"25-26
  • 2.3 Identitatsarbeit und Identitatsprojekte26-28
  • 2.4 Narrative Identitatskonstruktion28-34
  • 2.4.1 Drei Faktoren der narrativen Identitat:Kontinuitat,Kontingenz und Koharenz28-30
  • 2.4.2 Wohlgeformte Narration30-32
  • 2.4.3 Kennzeichen postmoderner Selbsterzahlungen32-34
  • 3. Vorstellung der Autorin und des Inhalts34-41
  • 3.1 Felicitas Hoppe und Hoppescher Komplex fur Marchen34-35
  • 3.2 Der Roman Hoppe35-41
  • 4. Analyse der narrativen Konstruktion komplexer Identitat im Roman Hoppe41-73
  • 4.1 Parallelstruktur einer biographisch faktischen und einer marchenhaflen fiktiven Identitat41-42
  • 4.2 Zeit,Raum and Identitat42-73
  • 4.2.1 Narrationsnester:Zeitverschieben und Zeitstehen44-45
  • 4.2.2 Raum im Roman45-50
  • 4.2.2.1 Polarisierung der Lebensraume46-47
  • 4.2.2.2 Traumszenen47-50
  • 4.2.3 Identitatskonstruktion durch marchenhafte Identiatsmotive50-73
  • 4.2.3.1 Identitatswahnehmung50-62
  • 4.2.3.1.1 Rattenfanger51-56
  • 4.2.3.1.2 Ohren, Telefon, das absolute Gehor56-58
  • 4.2.3.1.3 Namen, Passe, Matrosen58-62
  • 4.2.3.2 Selbstzweifel:Eiskonigin und Sommerangst62-63
  • 4.2.3.3 Identitatskampf:Sportgeist und Heilige drei Konige63-65
  • 4.2.3.4 Selbstkronung und Empirische Identitatsgestaltung:Queen Adelheid und Entdecker Leichhardt65-73
  • 4.2.3.4.1 Queen Adelheid69-70
  • 4.2.3.4.2 Entdecker Leichhardt70-73
  • 5. Zusammenfassung:Hoppescher Identitatskonstuktion als Abschweifung von denpostmodernen Selbsterzahlungen73-78
  • 6. Literaturverzeichnis78-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越;小说叙事方式的综合态势[J];浙江学刊;2001年01期

2 付晓静;一篇动人的小说[J];写作;2003年21期

3 严蓓雯;;绘本小说:一种新的文学形式[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4 边勋;;论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的要素差异[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5 林舟;;招魂的写作——对叶弥近年小说的一种读解[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3期

6 梁冀;;小说环境再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年05期

9 玉旖旎;;新颖、独特、奇妙、精湛——读《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有感[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10 黄昌林;小说叙事:规定性与随机性[J];当代文坛;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徐德明;;都市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小说(论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世君;;中西小说叙事的时空意识[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7 陈力君;;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十七年”小说中的“引路人”形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卢卫中;刘玉华;;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星虎;;贵州小说叙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达[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子林;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世文;《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出版[N];文艺报;2006年

3 张庆国;异军突起的临沧小说[N];云南日报;2010年

4 曹蕙;小说的细节之美[N];文艺报;2012年

5 作家 墨白 青年评论家 孙青瑜;小说叙事与阅读的差异性[N];文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金涛;小说叙事,,别丢了“根性”[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傅逸尘;小说的生活质感与存在焦虑[N];文艺报;2013年

8 见习记者 王思齐;袁筱一:小说负责质疑[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杨扬;“教授小说”与城市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10 ;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研讨会发言摘要[N];青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瑶;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一军;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易华;小说叙事动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6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7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璇晖;论张翎小说的家庭伦理叙N奫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陆邹;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及文化内涵[D];西南大学;2015年

3 潘楹;高中小说教学的误区和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锦媛;基于高考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D];苏州大学;2015年

5 胡力尹;互文性与愉悦体验:知情阅听人对小说改编剧的阅听经验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15年

6 万鹏;残雪小说中的“暗夜”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宋国兵;“90后”小说文本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8 卢婷;《密室中的旅行》的元小说策略及其主题意义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屈兰;论张翎小说的女性叙事[D];南昌大学;2015年

10 鲍磊;论《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5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15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