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11 08:32
本文关键词: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暴风雨》 后殖民主义 东方主义 权力话语 他者
【摘要】: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发展,用后殖民主义解读莎士比亚作品《暴风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的最后一个作品,被公认为其晚年传奇剧中语言和结构上最精彩的一部。本文围绕殖民与权力者两个主题,致力于用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对作品进行后殖民解读,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殖民者身份以及被扭曲的他者形象。通过对东西方不平等权利以及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分析,论证莎士比亚具有超越时代的殖民思维中的种族主义思想。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暴风雨创作的历史背景意义,前人对这部作品的一些批评概况,以及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首先对后殖民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重点介绍了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特别是权力话语和主体他者这两个概念。第三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此章先提出《暴风雨》这部作品所体现的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接着从普洛斯彼罗和凯列班的不同身份探讨了主体他者的建构过程。继而又从普洛斯彼罗和凯列班以及爱丽儿的不同关系,指出他的暴力与文化一体思想下构建的话语霸权。第四部分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章指出普洛斯彼罗与凯列班之间存在的殖民与被殖民的权力关系背后隐含的东西方不平等的权力话语实质,揭示了文本中弥漫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权力话语,同时分析了莎士比亚的种族主义思想在文本中殖民话语里的体现。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通过赛义德东方主义对剧中人物关系,话语权力的探讨,,论文作者发现这一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殖民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及西方文学界对殖民主义的认同和描述,这在如今全球化思潮下,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关键词】:《暴风雨》 后殖民主义 东方主义 权力话语 他者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Chapter ⅠIntroduction8-16
- 1.1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Tempest8-11
- 1.2 Literature Review11-14
- 1.2.1 Study Abroad11-13
- 1.2.2 Study in China13-14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14-16
- Chapter Ⅱ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16-21
- 2.1 A General Overview of Post-colonialism16-18
- 2.2 Said and Orientalism18-21
- Chapter Ⅲ Colonial and Power Themes of The Tempest21-37
- 3.1 Early British Colonization Reflected in The Tempest21-22
- 3.2 Constructing The Subject and The Other22-26
- 3.2.1 Prospero as the Civilized Subject22-24
- 3.2.2 Caliban as the Distorted Image24-26
- 3.3 Prospero’s Discourse Hegemony26-37
- 3.3.1 The Symbol of Prospero’s Magic26-27
- 3.3.2 The Discourse Power of Prospero27-29
- 3.3.3 The Authority of Prospero over Caliban29-35
- 3.3.4 Ariel: The Puppet of Prospero35-37
- Chapter Ⅳ Analysis of Discourse Power in The Tempest37-45
- 4.1 Euro-centrism Reflected in the Text37-38
- 4.2 Unequal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ent and The Occident38-40
- 4.3 The Discourse Power of Shakespeare reflected in the Text40-45
- 4.3.1 Ethnic Narcissism40-42
- 4.3.2 Racial Discrimination42-45
- Chapter Ⅴ Conclusion45-47
- Bibliography47-50
- Paper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 Degree50-51
- Acknowledgements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杨金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激进与缺失[J];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04期
3 张德明;;《暴风雨》:荒岛时空体的文化叙事功能[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4 李伟民;;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的双重空间——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两种解读[J];外国语文;2009年04期
5 孙坚;杨仁敬;;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阈下的《暴风雨》[J];外国语文;2009年05期
6 段方;普洛斯彼罗的魔法和凯列班的诉求——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暴风雨》[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7 王忠祥;;“人类是多么美丽!”——《暴风雨》的主题思想与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8 孙惠柱;《暴风雨》与殖民叙事[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829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2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