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中亚回族民间文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2 03:15

  本文关键词:中亚回族民间文学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亚回族 民间文学


【摘要】:中亚回族即东干族,是清末由中国西北地区迁移到中亚地区的一批回民及其后裔。中亚回族中至今流传有很多民间故事和民间谚语等。其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既保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也具有东干族的民族特征,充分表明了中亚回族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关键词】中亚回族 民间文学
【基金】:2012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重点项目(NGY2012094)
【分类号】:I106.7
【正文快照】: 中亚回族即中亚东干族,是我国海外华人的一部分,正如中央民族大学东干学研究专家胡振华所言:“‘东干’,是专指19世纪下半叶由中国西北陕、甘、新一代被迫迁移到中亚去的回族后裔。他们自称‘回回’、‘老回回’、‘回民’、‘中原人’。但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于1924年民族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庸之;东干语翻译再推敲[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常文昌;;中华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中亚东干小说的民俗色彩[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姜歆;西夏时期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及发展初探[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4 常文昌;;中国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东干与中国民间故事之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5 常文昌;;论阿尔布都的东干文小说创作[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6 王超;李琪;;海外少数民族华人文化适应研究——以主流文化态度为视角[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04期

7 杨建军;;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与美国非裔黑人文学[J];华文文学;2010年03期

8 杨大庆,丁明俊;20年来回族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J];回族研究;2001年04期

9 丁明俊;;中亚东干人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J];回族研究;2011年03期

10 常文昌;常立霓;;世界华语文学的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之定位及研究趋势[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超;跨国民族文化适应与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海;东干小说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变异[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文龙;阿尔布都小说创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胡玉芬;中亚东干人的文化适应[D];石河子大学;2013年

4 王琳;山西阳泉回族文化变迁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塔里木;中亚东干人关于民歌的概念和分类法(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常文昌;;中亚东干文学简论[J];华文文学;2010年03期

3 犬冢优司;;评胡振华教授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4 丁宏;东干学与东干学研究[J];回族研究;1998年02期

5 敬东;i河两岸的东干人[J];丝绸之路;1993年01期

6 海峰;试析中亚东干语中的借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丁宏;从跨文化比较角度谈东干学研究的价值[J];世界民族;2001年04期

8 刘宝军;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见闻录[J];中国穆斯林;2002年05期

9 林涛,丁原;中亚东干族考察纪行[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胡振华;关于“东干”、“东干语”、“东干人的双语”和“东干学”[J];语言与翻译;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超;;中亚东干人政治参与及其主流文化适应模式[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和侃;;近年来我国东干学研究综述[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林涛;;东干语音系略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佳;难忘故土东干人[N];中国民族报;2001年

2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故土亲情永难忘[N];人民日报;2001年

3 汤文辉;万里寻访“东干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组;浓浓乡情东干人[N];人民日报;2006年

5 高秋福;东干人:中国历史文化的海外“活化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常文昌 唐欣;东干文学: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N];光明日报;2003年

7 阿迪雅;楚河两岸访东干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刘宝军;慎重而传统的婚俗[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中亚有个“陕西村”[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常立霓 上海政法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亚东干语言和文学[N];文汇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星雨;东干语陕西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孙大鹏;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马小鹏;去国万里音不改 离乡百年魂尚存[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杨建军;中亚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渊源[D];兰州大学;2007年

5 胡玉芬;中亚东干人的文化适应[D];石河子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4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34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