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见“美国文库”新成员——《桑塔格》
本文关键词:见见“美国文库”新成员——《桑塔格》
更多相关文章: 桑塔格 巴勒斯 当代绘画 三卷本 迪克斯坦 小说形式 “垮掉的一代” 西方绘画 令人 凯鲁亚克
【摘要】:正转眼之间,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离世已整整十年了。2004年12月底,笔者在悼念文章里说过:"我们再也看不到她充满睿见的新书,再也听不到她那富有激情的声音。"现在看来,这话说得不免武断了些。实际上,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她离世后的近十年间,她的著作仍在不断推出。先是她生前编好的最后一部文集《同时:随笔与演讲》于2007年出版,后有她的三卷本日记前两卷《重生》(2008)和《心为身役》(2012),2013年则又添了"美国文库"(Library of America)新成员——《桑塔格: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笔》(Sontag:Essays of the1960s70s,以下简称《桑塔格》)。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桑塔格;巴勒斯;当代绘画;三卷本;迪克斯坦;小说形式;“垮掉的一代”;西方绘画;令人;凯鲁亚克;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桑塔格短篇小说艺术及文化内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3YJA752026
【分类号】:I712.076
【正文快照】: 转眼之间,美国 伊、安托南?阿尔托、米歇尔?莱里斯,以及克作家苏珊?桑塔格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思想,就此立名于aIB I(i933—2oo4)离世栥文坛,《伊甸园之门一六十年代栥文化》^Wi I 5整整十年了。2004的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也因而认为“桑塔格和I年12月底,笔者在悼欧文.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伟东;;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摄影艺术的社会文化解读[J];科教文汇;2004年01期
2 顾铮;“照片就是我们”:苏珊·桑塔格的奋斗与悲哀[J];社会观察;2005年03期
3 王秋海;形式与历史的契合——桑塔格对“法西斯主义美学”的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4 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出版参考;2005年06期
5 王秋海;桑塔格:"激进"语境下的美国实验派作家[J];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6 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书屋;2005年01期
7 张昭然;;左派自由主义诔——怀念桑塔格[J];书城;2005年Z1期
8 覃慧宁;;如何揭示被“隐喻”遮蔽的真实——评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9 曾阳萍;;《反对阐释》: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宣言[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碧芳;;试论苏姗·桑塔格对阐释理论的批判[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越;纪念桑塔格[N];深圳商报;2005年
2 书评人 思郁;桑塔格的思想肖像[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姚君伟;请桑塔格母子作序[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张艺;苏珊·桑塔格:站在文化的废墟上感受、书写[N];文艺报;2014年
5 张昭然;谁是苏珊·桑塔格?[N];中国邮政报;2004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张卫华;有多少人爱她就有多少人恨她[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7 张一帆;为公众写作的人[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覃里雯;苏珊·桑塔格:游荡的母狮[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程巍;苏珊·桑塔格:作为驱鬼者的文化批评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凌俊;苏珊·桑塔格作品成阅读热点[N];文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文钢;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秋海;反对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英;毁灭、建构与超越:苏珊·桑塔格虚构作品中死亡疾病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柯英;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梅丽;作为解放手段的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周静;新感受力四重奏[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峰;苏珊·桑塔格政治活动及评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席玮;苏珊·桑塔格关于大众文化的三维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束菲;知识分子桑塔格[D];云南大学;2010年
4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徐越;追寻理想的自我—对《在美国》中苏珊·桑塔格的自我观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甘丽;桑塔格作品中的美学内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解元勋;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陈芬;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魏玉霞;苏珊·桑塔格的批评观及其文化视境[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王菲;苏珊·桑塔格“沉默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0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4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