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典故的“另类”改写

发布时间:2017-09-18 16:12

  本文关键词:论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典故的“另类”改写


  更多相关文章: 华裔美国文学 华裔作家 赵健秀 民族文学 汤亭亭 移民群体 华人移民 《女勇士》 华裔文学 华裔女性


【摘要】:正自十九世纪中期第一轮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到至今的华裔移民群体,其文化意识形态经过岁月的冲蚀和环境的磨砺,渐渐远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华裔作家的写作既是基于对母体文学的依赖,又体现着对美国民族文学的丰富,是一种对"第三种经历"的书写和流散写作。关于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延续和变异,汤亭亭与赵健秀曾展开过一场备受关注的文学论战,对后来人们研究和评介华裔美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健秀以《真真假假华裔作家一起来吧》这一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华裔作家;赵健秀;民族文学;汤亭亭;移民群体;华人移民;《女勇士》;华裔文学;华裔女性;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自十九世纪中期第一轮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到至今的华裔移民群体,其文化意识形态经过岁月的冲蚀和环境的磨砺,渐渐远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华裔作家的写作既是基于对母体文学的依赖,又体现着对美国民族文学的丰富,是一种对“第三种经历”的书写和流散写作。关于中国文化在华裔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被解构的男性主体——《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字;;美国黑人女性双重身份的寻回——论《紫颜色》主人公的觉醒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3 伍娜;;女性主义文学的未来——“双性人格”——读伊莱恩·肖沃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陈术颖;;女人的战争——男人的风景——解读苏童文集《婚姻即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康利荣;;他乡的名分,故乡的误读——浅谈谭恩美的《喜福会》中的“东方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阎桢;;贝娄作品的女性主义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徐芳芳;;论现代女性文学性别体认和自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聂晓戌;;父权文化的牺牲品——从文化视角浅析珍妮姑娘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吴海燕;;苏珊的寻找自我之旅——《到十九号房》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周琳琳;;沈从文笔下都市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王晶;刘彦U,

本文编号:876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76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