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的性书写
本文关键词:《哈姆莱特》的性书写
【摘要】:《哈姆莱特》中有涉性内容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涉性内容是如何呈现的,各家不乏语言修辞方面的研究。事实上,莎士比亚的性书写是多种多样的,他除了局部地运用隐语、双关语、谐音等语言修辞外,还在整体谋篇布局上巧妙地运用了互文、副线情节设置等更为隐蔽的技法。参透这些技法,可以展现莎士比亚高超的创作艺术,揭示他对自然意志的性爱所持的肯定态度,见出他对人性的宽容与悲悯和对性伦理的思考。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 哈姆莱特 奥菲利娅 性书写 伦理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Author:Hao Cuiping is professor at English Faculty of Foreign Studies,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Her major interest now is literary rhetoric and practical criticism.Email:haocuiping@126.com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莎士比亚留给我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大卫·贝文顿;;奥菲利亚的时代演变(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娜;;透过“眼睛”所看到的悲剧——浅析《李尔王》中的“眼睛”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安鲜红;;莎士比亚喜剧和元明清戏曲中女性形象之比较[J];长城;2010年12期
3 孙艳娜;;从《麦克白》到京剧《欲望城国》的文化重建[J];长城;2011年06期
4 万孟群;《麦克白》的原罪意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5 邓艳;;译者主体性关照下的朱生豪和梁实秋莎剧译本之对比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张仲英;;浅析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方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尹翎鸥;;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侯松山;马蕾蕾;杨密芬;;蓝氏英译《鲁迅小说全集》归化策略评析[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年02期
9 张杰;;在莎士比亚的框架中寻求现代意识的突破——评1996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J];电影文学;2009年04期
10 赵光平;;谈电影《阿凡达》主题的得与失[J];电影文学;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2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4 田宏宇;论小说家的审美观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辛雅敏;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游巧荣;《尤利西斯》的对话与狂欢化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徐畔;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付龙飞;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刘红卫;哈罗德·品特戏剧伦理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学谦;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获奖作家作品之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香,吴永社;行动的王子——哈姆莱特性格新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宣璇;简谈哈姆莱特的“忧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魏凤娥;哈姆莱特“人类是杰作”道白的再思考[J];学海;2004年04期
4 黄谷明;;哈姆莱特的形象及其复仇行动延宕的原因分析[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王维青;;哈姆莱特不同人格的对话与复仇的延宕[J];科技信息;2006年S3期
6 袁宪军;;哈姆莱特“To be,or not to be”的隐喻性[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7 吴波;;哈姆莱特忧郁、延宕的神经症人格心理根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陈世旺;;选择的困境:哈姆莱特之谜的博弈论解释[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刘耀珠;;哈姆莱特的悲哀:世界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J];电影评介;2008年24期
10 杨博文;;突破炼狱的永生——哈姆莱特的成长[J];英语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从丛;;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曙光 金狄;多哈回合面临“哈姆莱特困惑”[N];财经时报;2006年
2 余凤高;哈姆莱特父亲的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王守仁;走进莎剧中的历史人物[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宁新春;当以公共服务的细化解决让座纷争[N];东莞日报;2014年
5 张琼;莎士比亚不是精英社会特有的文化资本[N];文艺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若恩;复仇者的肖像——哈姆莱特犹豫的跨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李洋;“局外人”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77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7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