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现当代研究论略
本文关键词:茨威格现当代研究论略
【摘要】:自1923年奥利地作家茨威格及其几部作品在中国被提及后,在其后的90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茨威格在中国也经历了良好的开端、被冷落、80年代的复苏和90年代后受热捧的曲折接受过程。以史为经,以译介和研究文献为纬,综述茨威格在中国90年的译介和研究概貌,不仅可以略窥其在中国历史变迁中显示的轨迹,也可反观其自身的价值。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茨威格 译介和研究 文学接受学
【分类号】:I521.06
【正文快照】: 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现代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和散文家,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艺术大师”、“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等。其作品自1923年在《奥国现代文学》中被提及1后,到2013年,国内共发表300多篇期刊评论文章,出版6部茨威格研究专著。这些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庆锐;关爱人性 追求人道——论茨威格小说创作的主题意识[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池樱;穿透社会真实的心理现实主义之剑——浅谈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典型塑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柳鸣九;女性“二十四小时”模式的根由探——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J];名作欣赏;1996年04期
4 边国恩,许梦诺;漫议茨威格及其创作[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孙岩梅;论茨威格笔下女性形象的人道主义激情[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李庆西;什么时候出什么招儿[J];读书;2002年05期
7 李世琦;思想的魅力和文字的魅力——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J];出版参考;2005年17期
8 申伟;心灵的发掘者──谈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朱祖林;追寻战争对人心灵的影响──兼论斯·茨威格的战争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崔伟伟;;茨威格心中的“空中楼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家R的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锋;;“最美”的真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贝天祺;茨威格自尽前想说[N];中国邮政报;2004年
2 陈英(北京大学);小说之外的茨威格[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刘晓南;带上地图再旅行[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张玉书邋钟华;伟大心灵的岁月回响[N];文学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 张玉书;斯台芬·茨威格:“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张增兰;灵魂的猎者[N];西安日报;2000年
7 晓燕;他让高尔基哭了[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鄢晓霞;图文链接:拉近你与经典的距离[N];中国邮政报;2007年
9 唐岫敏;点击西方传记文学热[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朱辉军;读“外国文学典藏书系”有感[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法萌;论斯蒂芬·茨威格的女性伦理观及其艺术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卢妍红;非凡的情怀 永恒的魅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笪妮;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扬;席勒和茨威格笔下历史人物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邓群芳;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严懿;茨威格小说的心理语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范丽君;论“激情”与茨威格的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春兰;茨威格小说的心理世界[D];苏州大学;2008年
9 薛瑛;茨威格自我“身份认同”问题之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少黎;撑一片精神的天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5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5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