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呼啸山庄》中理性与激情的博弈

发布时间:2017-10-02 01:07

  本文关键词:论《呼啸山庄》中理性与激情的博弈


  更多相关文章: 呼啸山庄 理性 激情 博弈


【摘要】:在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奇书《呼啸山庄》中,理性与激情之间的博弈贯穿文本的始终。无论是理性与激情呈现在“外故事”层面的对立,还是理性与激情在“内故事”层面中由交锋走向延宕的和解,都包含着作者对自然与文明,情感与理智等二元对立元素的思考,和对处在激情叛逆与理性归顺中的人性真实的揭露。 理性与激情的对立停留在《呼啸山庄》的“外故事”层面。文明绅士洛克伍德与呼啸山庄中原始、狂野的气氛格格不入,其被理性压抑的激情在做出残忍行径的噩梦中暴露无遗,隐含了作者对理性文明的批判;而艾米莉·勃朗特通过设置这一带有喜剧色彩的戏谑叙述者,减轻了“内故事”中的激情对读者的心理冲击,同时体现作者反讽的理性观照。 理性与激情在第一代的“内故事”中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首先表现为理性叙述者奈丽与激情主人公之间的冲突。理性与激情的交锋还突出表现在“呼啸山庄”与“画眉农庄”两个世界的对立,以及寄居其中人物性格的水火不容之中,艾米莉·勃朗特借凯瑟琳的人格分裂表达渴望逃离文明枷锁的束缚,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激情。与此同时,艾米莉·勃朗特又借理性与激情在伊莎贝拉身上的博弈表现了对理性文明的眷恋。 理性与激情在第二代“内故事”中的和解渐趋明朗化,第二代人物的性格不似第一代人的色差鲜明,而是呈现混沌的杂糅状态,小凯瑟琳在对哈顿的理性启蒙和开化的同时提升了自我,两人化身兼具激情的自然活力与理性的文明教养的理想人格。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鬼魂的出现使得理性与激情的博弈延宕到文本之外。艾米莉·勃朗特继续渴望颠覆理性的文明秩序,而又试图在自然和文明,激情和理性之间寻求平衡,最终她在理性与激情开放式的和解构想中追求生命诗意的自由和超越。
【关键词】:呼啸山庄 理性 激情 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15
  • 一、理性与激情博弈的背景15-21
  • 二、理性与激情的对立21-31
  • (一) 郁闷的洛克伍德:理性的受挫21-26
  • (二) 戏谑的洛克伍德:理性的反讽26-31
  • 三、理性与激情的交锋31-49
  • (一) 理性奈丽的成功与失败31-37
  • (二) “烈火”与“冰霜”的较量37-43
  • (三) 伊莎贝拉的激情成长和理性回归43-49
  • 四、理性与激情的和解49-61
  • (一) 理性与激情和谐的统一:艾米莉的理想化人格塑造51-56
  • (二) 理性与激情延宕的博弈:艾米莉的开放式和解构想56-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7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2-73
  • 后记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U,

本文编号:956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56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