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诉求、审美追求与市场需求的碰撞——以《芳草天涯》公演与批评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政治诉求、审美追求与市场需求的碰撞——以《芳草天涯》公演与批评为中心的考察 出处:《艺术百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戏剧艺术 政治诉求 艺术作品 审美追求 市场需求 《芳草天涯》 戏剧演出
【摘要】:作为抗战时期重庆雾季演出的尾声,夏衍《芳草天涯》在当时市场反应良好却受到以《新华日报》副刊为中心的严厉批评,成为20世纪40年代政治观念引导文艺活动的典型现象。其实该剧的创作、修改、公演与批评,反映的是话剧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在政治诉求、审美追求、市场需求三种主体之间的评价对话,其碰撞既折射出"时代"的局限性,也折射出话剧生存与发展的长期困境。
[Abstract]:As the end of Chongqing Fog season performanc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Xia Yan "Fangcao Tianya" received severe criticism from the supplement of "Xinhua Daily" at that time when the market reacted well. In 1940s, it became a typical phenomenon of political concept guiding literary activities. In fact, the creation, modification, public performance and criticism of the play reflected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 of drama in the pursuit of political appeal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e impact of the evaluation dialogue among the three main bodies of market demand reflects not only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long-term predicament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rama.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作家迁徙对文学生态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BZW138)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824
【正文快照】: 夏衍剧作对知识分子心灵苦闷的书写,是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其中《芳草天涯》折射的多重价值评价最为复杂。该剧公演前后引发的社会反响与批评长期被研究者关注。无论是当时重庆《新华日报》从纯粹政治文化角度召开的座谈会,还是夏衍本人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表态与回忆,以及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骐;《清明前后》的创作和演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美华;;略论骈文之“气”——从“六朝”到“初唐四杰”[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王国良;郭蕾;;欧阳修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的环境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吴肖丹;;《文心雕龙·诏策》书写传统的转变——以唐宋两篇制诰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乐黛云;;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傅道彬,王秀臣;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8 傅道彬,王秀臣;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9 袁锦贵;沈新林;;《儿女英雄传》研究综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庞海音;;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艺教育方针的变迁及反思[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小叶;;从康有为“两考”的不同反响看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何国瑞;;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李秀芳;吴永;;论延安精神的人文价值[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罗嗣亮;;毛泽东延安时期文艺普及思想的政治图解[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6 李秀芳;吴永;;论延安精神的人文价值[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张立群;;1980年代新诗的革新与浪漫主义[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贾小叶;;激进与渐进:湖南维新变法的不同路径[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9 贾小叶;;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以康有为“两考”引发的不同反响为中心[A];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C];2009年
10 周鸿承;;唐代新罗宾贡崔致远饮食思想研究之一——《桂苑笔耕集》中的饮食文化记录[A];韩国研究(第九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4 师存勋;李奎报咏史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褚亚男;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上海大学;2011年
7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关意宁;在表演中创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祝勇;革命语境下的语言暴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2 游云琳;萧军解放区时期文艺观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秦法明;统一与碰撞[D];西北大学;2011年
4 侯威;汉魏六朝史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培;欧阳修与苏轼的诗学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熊文明;宋初儒学道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杰白;从《太平广记》狐狸形象描写看唐代文言小说的狐狸意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虎;李唐政治军事集团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陈似岚;在“戏改运动”和“样板戏运动”的“分水岭”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3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2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