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当今舞美设计中视觉元素“形似”与“神似”的价值考量

发布时间:2018-02-28 01:30

  本文关键词: 视觉元素 形似神似 形神兼备 戏剧空间 价值考量 出处:《戏剧艺术》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舞美设计中视觉元素"形似"与"神似"的观念,是针对当今戏剧逐步走向市场化、商品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而提出的。当观众面临更多选择,而舞美技术发展又让观众享受更多的视觉艺术时,需要厘清并把握两者的关系,避免设计游离于内容。只有"形神兼备"才是立意的根本,这意味着舞美设计要符合舞台美术的特质属性与功能需求,要与剧目情节相配合并与演出内容相贴切。舞美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形神兼备",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和环境设计艺术。它既要提供舞台表演的完美空间性,符合戏剧的规定性,又要存适于戏剧演出的诸因素关系链中。其真谛在于使视觉形象与戏剧演出的内在规律、逻辑相吻合,而不是以求"神似"为借口,用浮夸、奢华的多媒体和拼贴技术来标榜创新。戏剧功能的不断变化要求舞美设计师在迎接复杂的美学思潮与哲学观念的挑战中,不失本体思考。
[Abstract]:The concept of visual element "likeness" and "god resemblance" in the design of dance beauty is put forward in view of a series of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gradual market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oday's drama.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dance technology enables the audience to enjoy more visual art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and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avoid the design being dissociated from the content. Only "both form and spirit" is the fundamental idea. This means that the design of dance beauty should conform to the idiosyncratic attributes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stage art. The visual elements of dance desig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art of painting and environment design. It must provide the perfect space of stage performance and accord with the regulation of drama.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chain of factors suitable for theatrical performance is to make the visual image coincide with the inherent law and logic of the theatrical performance, instead of using the "god resemblance" as an excuse to use grandiosity as a pretext, the true meaning of which is to make the visual image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l law of the dramatic performance. Extravagant multimedia and collage technology to promote innovation. The constant change of drama function requires dance designer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complex aesthetic trends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without losing their ontological thinking.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分类号】:J8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吴玉红;;清秀神俊 韵逸洒脱——玄学对魏晋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田刚;;“两个口号”论争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9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雅峰;;南阳汉画像石、画像砖人物题材的艺术特点[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1545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45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