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浅谈豫剧中的常派艺术

发布时间:2018-06-06 08:24

  本文选题:常派艺术 + 常香玉 ; 参考:《音乐时空》2016年03期


【摘要】:在中国的戏曲行业中,按照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和戏曲的旋律走向各异,分为众多的剧种。在各个剧种中又按照创始人和早期表演名家的代表作、唱腔和表演特点又分为复杂繁多的各个流派。在河南豫剧中"常派"唱腔是最具代表性的派系的体裁,它具有歌唱的发音,爽朗的运气,独特魅力的表演韵味;在表演上具有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与此同时,不同风格的豫剧唱豫东调、沙河调到豫西调,声腔自主创新,已经成为豫剧和代表性的主要流派之一。
[Abstract]:In Chinese opera indust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history and different melodies, they are divided into many kinds of plays. According to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founders and early performers, the singing and acting characteristics are divided into complex and various schools in all kinds of plays. In Henan Henan Opera, "Changpai"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genre of factions. It has singing pronunciation, bright luck, unique charm of acting charm, fresh, delicate and generous, profound connotation, bright personality;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styles of Henan opera sing to the east, Shahe to the western Henan, voice in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chools of Henan opera and representative.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翟长海;陈雪华;;浅析现代豫剧的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2 刘明;;河南豫剧的发展特点及困境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3 许畅;;试论“豫歌”及其文化价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4 常德坤;;豫剧生角演唱方法继承与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杨萍;;浅析豫剧青衣表演[J];通俗歌曲;2015年08期

6 刘静宇;;豫剧现代戏发展分析[J];音乐大观;2013年05期

7 刘明;;河南豫剧与中原文化传承[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8 申永成;;从多元化发展角度论现代豫剧音乐的创新发展[J];戏剧之家;2014年07期

9 许红霞;;常香玉对豫剧表演艺术的创新[J];戏剧之家;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陈文革;豫剧唱腔结构动态研究(1900-1960)[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小青;《唱论》辨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华;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 [二八板]类唱腔的差异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知涛;浦江乱弹什锦班的调查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伍玫羽;“豫歌”音乐与表演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秀梅;豫剧在新疆兵团农八师的传承与创新[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薛伟;河南豫剧音乐和欧洲真实主义歌剧音乐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秦银辉;豫剧豫东唐派唱腔艺术及其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红菲;保定老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8 徐岩;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豫剧在兰州存在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张弛;历史与神话题材之当代创作歌曲论略[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吴凤;从《梨园春》看豫剧文化生态的培育[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润峰;近寻“常香玉”号[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2 张笑歌 ,何媛媛;近访常香玉[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3 陈彦;感奋常香玉[J];当代戏剧;2004年05期

4 任民;赴朝演出一波三折 常香玉51年前未曾公开的信[J];中州今古;2004年10期

5 尼克;追星常香玉——半个世纪的回忆[J];东方艺术;2005年08期

6 王怀让;;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J];党建;2007年01期

7 魏艾民;;听常香玉“唱”飞机[J];军事记者;2010年10期

8 本刊编辑部;许梦醒;;木兰 传奇劳模画传·常香玉传[J];当代劳模;2012年02期

9 高坊 ,尹西农;常香玉回宝鸡[J];当代戏剧;1988年05期

10 侯迪;请把《常香玉》写下去[J];当代电视;199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宗南;;大名人之小故事——写在常香玉大师逝世九周年之际[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2 路振隆;;重新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A];中国演员(2012年第2期总第26期)[C];2012年

3 陈茁;;纪念国务院授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称号五周年座谈会在郑召开[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4 荆桦;;梨园公仆郝根山[A];中国演员(2010年第4期总第16期)[C];2010年

5 荆桦;;菊坛才俊 艺苑名优——我心目中的韩玉生同志[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香玉:戏比天大[N];人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 桂娟 单纯刚;常香玉临终公证:不准子女以她的名义谋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甘周 撰稿;德艺双馨常香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新华社记者 张百新 桂娟 沈路涛;人民艺术家常香玉[N];人民日报;2004年

5 桂娟、邱红杰;谁能抵住诱惑,,谁才能成“常香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桂娟;收回孙女艺名时,常香玉手在颤抖[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李明宣;河南加大对常香玉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谢建波;用档案承载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艺术人生[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常香玉:丰碑树在人们心中[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翟群;循着常香玉艺术足迹走下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梦麟;论常香玉声腔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苗艺卉;豫剧名家常香玉艺术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3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段玉香;由《红》、《白》、《花》、论常香玉的演唱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朱艳;论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花木兰》中的体现[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5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85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