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地方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8:01
本文关键词:杨家将地方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杨家将故事在宋以后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宋朝赢弱,最终亡于外敌,所以宋朝的遗民更加追思那些保卫国家的英雄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能够得以流传。自南宋一直到清代,杨家将故事发展到顶峰。其中创作出现的人物除了历史明确记载的杨家将三代男将以外,还塑造了穆桂英、杨排风、孟良、焦赞、杨八姐等英雄人物形象。虽然杨家将在《宋史》中的记载相对简单,但后来的话本、戏曲和小说等艺术形式丰富和发展了杨家将故事,尤其是后来在梆子戏的杨家将故事戏创作中以民众为依托,文本质朴反映了民众的真实精神需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杨家将的英雄人物也不在是高高在上的神性英雄而具有了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与欲望追求,甚至还塑造了具有争议的杨四郎这样一个人物。创造了男女阵前相爱的婚恋故事。各个剧种对于杨家将故事戏的处理不同,展现了自身地域文化的不同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多元性。
【关键词】:地方戏 杨家将 梆子 京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1
- 第一章 杨家将戏发展历史概述11-23
- 第一节 杂剧、传奇中的杨家将故事戏11-16
- 第二节 清代宫廷大戏、地方戏中的杨家将戏16-18
- 第三节 梆子剧种中的杨家将戏18-23
- 第二章 地方剧种杨家将戏比较研究23-64
- 第一节 战争戏的比较24-36
- 第二节 情感戏的比较研究36-51
- 第三节 清官戏比较研究51-57
- 第四节 《三关排宴》与《四郎探母》比较研究57-64
- 第三章 杨家将地方戏文化解读64-72
- 第一节 杨家将故事戏的历史意义64-69
- 第二节 杨家将故事戏的现实意义69-72
- 余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78-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原生;;试论《杨家将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的民间性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唐卓伶;;论元代的杨家将杂剧[J];四川戏剧;2008年03期
3 靳生禾;谢鸿喜;;杨家将人物考略[J];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陈小林;;杨家将故事与水浒故事关系考述[J];殷都学刊;2008年03期
5 曹家齐;;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梦东;;杨家将的史实与演绎[A];中国演员(2010年第2期总第14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连卫;“杨家将”小说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毅;元明时期“杨家将”戏曲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蒋国江;杨家将戏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万甜甜;“杨家将”故事演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胜瑜;女性主义观照下的“杨门女将”[D];山西大学;2008年
5 周剑箫;涞源县杨家将口头传统调查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杨家将地方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7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