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新时期上海外国戏剧演出情况研究(1977-1989)

发布时间:2020-09-29 06:26
   中国话剧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建立在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戏剧的基础之上。纵观百年历史,从辛亥革命到抗战时期,中国话剧的发展无法单独依靠自身而完成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学习和借鉴外国戏剧成为中国话剧变革的自觉,贯穿于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而改革开放后的十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关键转折期。作为中国话剧开场地的上海在这除旧迎新的时代,面对虚张声势的话剧复兴之势,明智地选择了从外国戏剧作品演出中汲取营养。本文在调查、梳理、归纳、分析文献和事实活动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新时期(1977-1989)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青年实验剧团及上海戏剧学院对外国戏剧的演出情况,从社会文化背景、演出剧目、驱动因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其演出特点和历史经验,阐明其对中国话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位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809.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上海外国戏剧演出概况(19771989)
    第一节 改革开放潮流中的上海戏剧
    第二节 上海演出外国戏剧的剧目统计
第二章 新时期上海外国戏剧演出的驱动研究
    第一节 莎士比亚等戏剧节的演出
    第二节 以中外文化交流为主的演出
    第三节 专业剧团的常规性、创新性演出
    第四节 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性、实验性演出
    第五节 外国戏剧演出中值得研究的现象
        一 《肮脏的手》《动物园的故事》的遭禁
        二 《爱情书简》的遇冷
        三 《悲悼》的举步维艰
第三章 新时期上海外国戏剧演出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戏剧观念创新
    第二节 走向多元的导演艺术
    第三节 开创焦晃等演员的“黄金时代”
    第四节 敢为先锋的舞美艺术
    第五节 以话剧艺术的魅力吸引观众
结语
附录
    表格一 上海人艺、上海青话、上戏演出剧目统计(1977-1989)
    表格二 新时期上海演出外国剧目的剧作者数目统计(1977-1989)
    上海青年话剧团前团长娄际成先生访谈实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的艺术实践
致谢
附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文;《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J];今日山西;2004年12期

2 宋佳样;综观90年代中国话剧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2期

3 颜榴;;不在状态的中国话剧去向何方?[J];上海戏剧;2005年02期

4 黄会林;;反映人民心声 讴歌时代精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J];求是;2007年10期

5 安宁;;百年圣殿 照亮明日辉煌——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J];中国戏剧;2007年05期

6 廖全京;;1940年代:中国话剧传统相对定型阶段 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J];中国戏剧;2007年09期

7 夏伟;;“落轨”的中国话剧——中国话剧发展轨迹[J];戏剧文学;2007年09期

8 王卫平;;《立秋》:重振中国话剧之雄风[J];艺术广角;2007年05期

9 刘厚生;;发扬校园话剧的优良传统——纪念中国话剧百年[J];群言;2007年05期

10 陈敏;;“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暨西方戏剧经典在亚洲舞台”亚洲戏剧论坛简讯[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欧阳山尊;;战斗的历史——纪念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徐晓钟;;关注时代 开拓审美 走向大众 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周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宝群;;当代中国话剧的一大困境[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刘明厚;;主旋律戏剧刍议[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本相;向中国话剧致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刘修兵;喜迎中国话剧百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刘修兵;话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苏唯谦;浙江召开中国话剧诞辰百年纪念大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关登辉;讴歌时代精神 反映大众心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田本相;继承和发扬中国话剧的宝贵传统[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朱永华邋实习生 熊远帆;省会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年[N];湖南日报;2007年

8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开创中国话剧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7年

9 李长春;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李默然;汲取中国话剧百年发展的经验[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武洲;多面的现代性诉求[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蓉;比较视野中的1930-1940年代中国话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阎琨;从中国话剧的误区与反拨中反观戏剧的“综合”课题[D];厦门大学;2002年

3 贾丹晨;论中国话剧的“残酷”美学倾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过t熺

本文编号:2829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29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