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3:33
艺术起源于生活并回馈于民众,只有贴近民众的艺术才会有生存的土壤,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在中国,坚持民族性才是发展的根本。自上世纪20年代"学堂乐歌"开始,西化的音乐理论逐渐进入到中国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到了30年代中国的声乐教学体系逐渐形成了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西洋的歌唱演唱方法逐渐成为了中国声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传统民歌在借鉴西洋歌唱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演唱技巧、拓宽了音域、拓展了演唱的风格。西洋声乐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传统音乐理论、传统戏曲被世人逐渐漠视,导致民族声乐教育先后出现了"本土音乐意识缺失""西化倾向严重""千人一声"等问题。所幸,近年来很多声乐教育者和学者开始关注我国传统的音乐理论和戏曲唱腔。在学习西方美声唱法之后,很多歌唱演员、声乐学者开始学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戏曲。京剧就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20,(1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将京剧艺术的咬字行腔运用到民族声乐中
(一)气口要符合中国语言的规律
(二)借鉴京剧中的“偷气”技术
(三)借鉴京剧中的“歇气”
二、结语
本文编号:3072173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20,(1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将京剧艺术的咬字行腔运用到民族声乐中
(一)气口要符合中国语言的规律
(二)借鉴京剧中的“偷气”技术
(三)借鉴京剧中的“歇气”
二、结语
本文编号:3072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7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