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古学与古代音乐遗迹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2 22:08
本文选题:音乐考古学 + 古代音乐遗迹 ; 参考:《中国音乐》2017年03期
【摘要】:音乐遗迹指古代人类音乐行为或音乐活动发生的地点、场景、载体以及音乐遗物埋藏和出土的地点与环境,主要包括有关的遗址、墓葬、窖藏、祭祀坑、"乐器坑"等。保存于地上的音乐遗迹,主要包括有关的洞穴、岩画、石窟寺艺术、具备观演功能的古建筑,以及一些自然环境中与音乐有关的遗迹等。音乐遗迹一般处于固定位置而不可移动,它主要是音乐遗物赖以存在和出土的环境,即所谓考古环境,以及音乐遗物与考古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结合有关音乐遗迹,对考古环境与音乐功用、古器物作坊与乐器制造、声音景观与音乐表演等问题试加讨论。
[Abstract]:Musical vestige refers to the place, scene, carrier and place and environment unearthed from ancient human musical behavior or musical activity, including related sites, tombs, cellars, sacrificial pits, "musical instruments pits" and so on. The music remains preserved on the ground mainly include related caves, rock paintings, grottoes art, ancient buildings with the function of performing, and some relics related to music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music remains are usually in a fixed position and can not be moved. It is mainly the environment on which the musical relics exist and unearthed, that is, the so-called archa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sical relic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cha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usical function, the making of ancient utensil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sound landscape and music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初;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相关学科[J];中国音乐学;2001年01期
2 方建军;从因特网资讯看西方学者的音乐考古学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2年02期
3 李荣有;音乐考古学的艺术学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王子初;“音乐考古学”辨疑[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5 孔义龙;关于音乐考古学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6 王洪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孔义龙同志《关于音乐考古学若干问题的再思考》一文的回复[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7 邵哓洁;;音乐考古学研究方法散议——王子初新著《音乐考古》读后[J];中国音乐学;2006年04期
8 ;方建军教授参加国际音乐考古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杨莺;;浅谈音乐考古学[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5期
10 ;第二届东亚音乐考古学国际研讨会[J];音乐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邵晓洁;两代学人 一部重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本文编号:2091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09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