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迪雷艺术歌曲《动物集》和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9:27
路易·迪雷是法国六人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创作于1919年的艺术歌曲《动物集》是其创作早期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品。本文以《动物集》为研究个案,通过对作品的调式调性、和声材料及其处理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迪雷在该作品中所体现的重要和声思维。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迪雷生平简介及《动物集》作品介绍;第二部分从调式材料、单一调性处理方式和多调性处理方式进行细致分析;第三部分从和弦结构的色彩性处理、调式化和声进行、平行进行以及转调和换调手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迪雷的《动物集》整体的构思贯穿有两个原则:“调式化”和“简洁性”。首先,“调式化”原则体现为作品是有调性的,但在和声上并非采用功能序进而是调式化进行,在单一调性扩张方面,迪雷还探索了同主音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的交替,形成别具一格的韵味;和弦的结构多以三度叠置为基础,但在排列上更加强调和弦的变化处理,在对五声旋律进行和声配置时,有时采用七声调式和声,有时采用五声纵合化和声,有时又采用五声或七声的旋律对位,体现了民族风味。其次,“简洁性”原则体现为作品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大多是多乐句结构;旋律简洁明了、不加修饰;和弦的使用以及和声进行相对自由。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第一章 路易·迪雷生平及《动物集》创作简介
第一节 路易·迪雷的生平
第二节 《动物集》创作简介
第二章 《动物集》调式、调性分析
第一节 两种调式材料的组合方式
一、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纵向叠置
二、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横向并置
第二节 单一调性处理方式
一、调性扩张手法的运用
二、新调性陈述状态
第三节 双调性处理方式
一、单一调式音列内的调性叠置
二、不同调式音列内的调性叠置
第三章 《动物集》和声材料及其处理手法
第一节 和弦的色彩性处理
一、三度叠置和弦的复杂运用
二、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
第二节 调式化和声进行特点
一、调式和声的特性进行
二、二、三度关系的和声进行
三、三全音关系的和声进行
第三节 平行进行手法的运用
一、单一调式音列控制下的平行进行
二、单一和弦结构控制下的平行进行
三、对称平行
第四节 转调与换调特点
一、转调手法特点
二、换调手法特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J]. 刘康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2]调式化和声与调性化和声的区别[J]. 吴泽琴. 黄河之声. 2012(02)
[3]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J]. 刘康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4]20世纪法国的音乐发展状况[J]. 胡丽玲.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01)
[5]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下)[J].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6]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上)[J].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7]申克和声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J]. 宁尔.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4)
[8]近现代音乐中对位性双调叠置研究[J]. 刘永平. 中国音乐学. 1988(01)
[9]多调性处理手法简介[J]. 桑桐. 音乐艺术. 1982(01)
[10]法国现代作曲家路易·杜雷[J]. 恩·包恩济,吕金藻. 音乐舞蹈通讯. 1982(02)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 刘晓江.上海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265393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第一章 路易·迪雷生平及《动物集》创作简介
第一节 路易·迪雷的生平
第二节 《动物集》创作简介
第二章 《动物集》调式、调性分析
第一节 两种调式材料的组合方式
一、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纵向叠置
二、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横向并置
第二节 单一调性处理方式
一、调性扩张手法的运用
二、新调性陈述状态
第三节 双调性处理方式
一、单一调式音列内的调性叠置
二、不同调式音列内的调性叠置
第三章 《动物集》和声材料及其处理手法
第一节 和弦的色彩性处理
一、三度叠置和弦的复杂运用
二、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
第二节 调式化和声进行特点
一、调式和声的特性进行
二、二、三度关系的和声进行
三、三全音关系的和声进行
第三节 平行进行手法的运用
一、单一调式音列控制下的平行进行
二、单一和弦结构控制下的平行进行
三、对称平行
第四节 转调与换调特点
一、转调手法特点
二、换调手法特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J]. 刘康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2]调式化和声与调性化和声的区别[J]. 吴泽琴. 黄河之声. 2012(02)
[3]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J]. 刘康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2)
[4]20世纪法国的音乐发展状况[J]. 胡丽玲.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01)
[5]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下)[J].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6]欣德米特的调性观念(上)[J].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7]申克和声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J]. 宁尔.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4)
[8]近现代音乐中对位性双调叠置研究[J]. 刘永平. 中国音乐学. 1988(01)
[9]多调性处理手法简介[J]. 桑桐. 音乐艺术. 1982(01)
[10]法国现代作曲家路易·杜雷[J]. 恩·包恩济,吕金藻. 音乐舞蹈通讯. 1982(02)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 刘晓江.上海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265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65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