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音响版本的速度对比研究 ——基于古尔德、图雷克和朱晓玫音响版本的音乐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6 20:09
《哥德堡变奏曲》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时期创作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它几乎涵盖了巴洛克时期所有器乐曲体裁,在巴赫的音乐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器乐制造行业发展的影响,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大键琴,无法像现代钢琴一样可通过触键力度自行调节音量,所以无论是作曲家的一度创作,还是演奏家的二度创作,该时期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过多是通过与时间直接相关的节奏和速度来体现。或是出于对原作音乐风格的考虑,现代演奏家们即使是在现代钢琴上演奏此类音乐,力度的变化也会有所控制,所以对于演奏巴洛克时期音乐来说,把握速度是关键。另外针对《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速度来说,巴赫仅在变奏25中标识过一个音乐术语,所以演奏此作品,除了篇幅长、难度大以外,更为棘手的是对速度的宏观和微观把握。《哥德堡变奏曲》自20世纪被挖掘以来,国内外许多钢琴演奏家都勇攀高峰,录制了不同版本。本文选取了三位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钢琴演奏家录音版本,立足于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的视角,借助音乐可视化的手段,从速度这一音乐表演的重要维度出发,用实证的方法,对三个音响版本进行宏观和微观对比。总结三位演奏家在演奏时所表现出的速度同一性规律,对学习演奏此...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位演奏家都将整体速度
度曲线在 AB 段落衔接处依然有波谷出现,朱晓玫的波谷弧度最大,且二者在 AB 段落中的速度曲线,皆有小幅度波浪变化,可以认为图雷克和朱晓玫在变奏 21 中有相同的分段形式,朱晓玫更加明显,另外二者在曲中均使用了弹性速度。(a)古尔德变奏 21 速度曲线图(b)图雷克变奏 21 速度曲线图
变奏5速度曲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密“怪诞”钢琴演奏家格伦·古尔德[J]. 孔靖雯. 戏剧之家. 2018(20)
[2]哥德堡变奏曲录音版本分析[J]. 刘鸿静. 艺术科技. 2017(02)
[3]交响乐演奏速度与情感表现之研究论述[J]. 陈凡. 大众文艺. 2016(21)
[4]J.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落入、猜想及神学意义证明[J]. 鲁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6(02)
[5]论弹性速度的广义概念与应用[J]. 谢承峯. 艺术评论. 2015(08)
[6]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特性浅析(下)[J]. 严隽文. 钢琴艺术. 2015(06)
[7]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特性浅析(上)[J]. 严隽文. 钢琴艺术. 2015(02)
[8]朱晓玫:隐居在琴键上面[J]. 秦岭. 上海采风. 2015(02)
[9]谁来弹《哥德堡变奏曲》?[J]. 任海杰. 音乐爱好者. 2015(02)
[10]音乐表演表现力的多维视野——以《梦幻曲》的几个视频演奏版本为研究个案[J]. 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 杨健.上海音乐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钢琴演奏版本的可视化研究[D]. 段霁虹.中国音乐学院 2018
[2]J.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经典演奏版本分析与比较研究[D]. 苏慈云.吉林艺术学院 2017
[3]巴赫晚期作品《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D]. 孟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D]. 周美玲.吉林艺术学院 2016
[5]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萨义德“晚期风格”下的古尔德[D]. 秦会朵.河南大学 2016
[6]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奏版本的速度可视化比较和演奏风格研究[D]. 王夙.上海音乐学院 2016
[7]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三个音响版本的比较研究[D]. 周好.南京艺术学院 2016
[8]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D]. 张圆.福建师范大学 2012
[9]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林.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肖邦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九个不同音响版本的速度分析[D]. 许佳奇.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8892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位演奏家都将整体速度
度曲线在 AB 段落衔接处依然有波谷出现,朱晓玫的波谷弧度最大,且二者在 AB 段落中的速度曲线,皆有小幅度波浪变化,可以认为图雷克和朱晓玫在变奏 21 中有相同的分段形式,朱晓玫更加明显,另外二者在曲中均使用了弹性速度。(a)古尔德变奏 21 速度曲线图(b)图雷克变奏 21 速度曲线图
变奏5速度曲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密“怪诞”钢琴演奏家格伦·古尔德[J]. 孔靖雯. 戏剧之家. 2018(20)
[2]哥德堡变奏曲录音版本分析[J]. 刘鸿静. 艺术科技. 2017(02)
[3]交响乐演奏速度与情感表现之研究论述[J]. 陈凡. 大众文艺. 2016(21)
[4]J.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落入、猜想及神学意义证明[J]. 鲁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6(02)
[5]论弹性速度的广义概念与应用[J]. 谢承峯. 艺术评论. 2015(08)
[6]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特性浅析(下)[J]. 严隽文. 钢琴艺术. 2015(06)
[7]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特性浅析(上)[J]. 严隽文. 钢琴艺术. 2015(02)
[8]朱晓玫:隐居在琴键上面[J]. 秦岭. 上海采风. 2015(02)
[9]谁来弹《哥德堡变奏曲》?[J]. 任海杰. 音乐爱好者. 2015(02)
[10]音乐表演表现力的多维视野——以《梦幻曲》的几个视频演奏版本为研究个案[J]. 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 杨健.上海音乐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钢琴演奏版本的可视化研究[D]. 段霁虹.中国音乐学院 2018
[2]J.S.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经典演奏版本分析与比较研究[D]. 苏慈云.吉林艺术学院 2017
[3]巴赫晚期作品《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D]. 孟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D]. 周美玲.吉林艺术学院 2016
[5]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萨义德“晚期风格”下的古尔德[D]. 秦会朵.河南大学 2016
[6]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奏版本的速度可视化比较和演奏风格研究[D]. 王夙.上海音乐学院 2016
[7]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三个音响版本的比较研究[D]. 周好.南京艺术学院 2016
[8]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D]. 张圆.福建师范大学 2012
[9]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林.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肖邦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九个不同音响版本的速度分析[D]. 许佳奇.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8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2688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