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歌曲发展审美取向探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13:38
<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观念有其历史契机,它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音乐开始萌芽,以传统的中国风格为主,无论创作还是演唱都略显稚嫩,审美取向以"鸡猫子腔"的尖细、直白的演唱风格为主。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救亡音乐思潮凸显。这一时期的救亡歌曲便成为该思潮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审美取向开始转向以周旋为代表的"小妹妹腔"的轻、柔、甜的演唱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出现断层的现象,港台音乐取代内地音乐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音乐演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个性化的审美取向
(一)“西北风”个性化的审美
(二)“中国风”个性化的审美
二、世俗化的审美取向
(一)曲调世俗化的审美
(二)歌词世俗化的审美
(三)表演形式世俗化的审美
三、多元化的审美取向
(一)创作手法的多元化
(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
(三)不同唱法间拼贴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行音乐“中国风”解析[J]. 辛颖.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7)
[2]“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J]. 唐萍. 民族音乐. 2014(01)
[3]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歌曲创作的融合与创新[J]. 胡杰.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1)
[4]浅议当代声乐美学的扩张及其审美价值[J]. 杨海源.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音乐审美问题研究[D]. 刘俊杰.西南大学 2016
[2]近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审美价值研究[D]. 蒋本环.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3]当下声乐艺术消费的审美趣味多元化研究[D]. 吴丽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7077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个性化的审美取向
(一)“西北风”个性化的审美
(二)“中国风”个性化的审美
二、世俗化的审美取向
(一)曲调世俗化的审美
(二)歌词世俗化的审美
(三)表演形式世俗化的审美
三、多元化的审美取向
(一)创作手法的多元化
(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
(三)不同唱法间拼贴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行音乐“中国风”解析[J]. 辛颖.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7)
[2]“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J]. 唐萍. 民族音乐. 2014(01)
[3]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歌曲创作的融合与创新[J]. 胡杰.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1)
[4]浅议当代声乐美学的扩张及其审美价值[J]. 杨海源.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音乐审美问题研究[D]. 刘俊杰.西南大学 2016
[2]近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审美价值研究[D]. 蒋本环.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3]当下声乐艺术消费的审美趣味多元化研究[D]. 吴丽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7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3770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