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杜蒂耶晚期创作中的音高结构探究——以三部与“时间”相关的乐队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1 09:58
  杜蒂耶是20世纪后半叶法国当代音乐的标志性人物。该文以作曲家晚年创作的三部乐队作品为例来进行剖析,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其晚期作品中音高结构的主要运用特征,即代表性音高材料、音高结构的对称性特点、音高材料的横向处理手法以及基于中心音或中心和弦的调性布局与扩张。文章旨在揭示杜蒂耶晚期创作中的音乐品质与和声特征,为进一步理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提供全面的视角与参照。 

【文章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杜蒂耶晚期创作中的音高结构探究——以三部与“时间”相关的乐队作品为例


音高材料的对称关系图

分布情况,音色,阴影,间奏曲


在杜蒂耶的晚期作品中,C音可以说出现地最为频繁,它构成了《时间的阴影》调性底色并以其音作为开始和结束。此外C音还贯穿于《神秘的瞬间》的前两个乐章以及前述《时间与钟》大部分章节。此外,纵览其全部作品,其他诸如E、F、G、A以及B等音也常常为其所用。甚至,杜蒂耶在使用这些中心音的同时,经常赋予其传统意义上的主-属关系,由此展现出某种调性层面的结构意味(见图2)。图2部分展示出该作的主要音色布局,呈现出以第三乐章人声、木管为中心,两端对称的设计。而其中心音的分布情况大致如下:在第一乐章“时光”中,除个别的极少段落外,中心音C始终贯穿,并在第二乐章后半部分闪现于背景层面,最后在第五乐章中回归,进而逐渐蔓延至所有乐器,可以说它孤独地主导了整部作品。而在第三乐章之后的间奏曲中,杜蒂耶采取了所谓的单音音乐写法,将同一个音G散布于各个乐器之间串联着,形成了色彩一趋一变的音色旋律。与意大利作曲家谢尔西(Giacinto Scelsi)的单音音乐不同,在笔者看来,谢尔西强调的是单音尤其是与各微分音之间的音响微差及其封闭自设的冥想意味,而杜蒂耶在整个间奏曲中的做法(他几乎是第一次大范围地运用单音写法)无疑有着调性布局上的安排,由此形成了宏观上的类似于主属关系(C-G-C)的调性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始于理 止于情——迪蒂耶《同一个和弦》中的技法特征与平衡美学[J]. 王颖.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04)
[2]法国作曲家迪蒂耶的两部交响曲[J]. 高为杰.  音乐爱好者. 2004(09)



本文编号:3534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34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