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二战后“波兰乐派”的风格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21:47
  "波兰乐派"在二战后的发展经历了多重转变。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中的民族主义风格,至随华沙之秋国际现代音乐节应运而生的"音响主义"风格,再到1965年之后的多元融合风格,每一次音乐语言的转变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的因素驱动。20世纪下半叶异军突起的"波兰乐派"不仅是一个民族群体文化符号,更是现代音乐发展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印记。文章梳理了二战后"波兰乐派"作曲家群体的发展状况,论述并比较了从鲁托斯拉夫斯基到潘德列茨基、格雷茨基等著名波兰作曲家的风格演变历程,从中总结出特殊的历史环境对音乐创作的多重影响。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战后十年的困兽之斗(1945~1955)
二、“华沙之秋”:音乐节孕育乐派(1956~1960)
三、 标新立异的“音响主义”(1960~1965)
四、 多元融合:世纪末的回声(1965年至今)
结 语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古雷斯基交响曲研究[D]. 郑飞.南京艺术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549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49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