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脸谱Ⅰ》整体架构中解析多元材料的对比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7-06-08 08:05
本文关键词:从作品《脸谱Ⅰ》整体架构中解析多元材料的对比与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脸谱Ⅰ》是作曲家张小夫教授应法国文化部与法国里昂打击乐团(PCL)联合委约,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方电子音乐技术而创作的一部作品。本篇论文将围绕这部作品对中国传统京剧各种因素“电子化”的使用和各种音乐技术手段的使用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将这两者的对比和融合进行归纳总结,力求从中找寻作品的独特之处以及反映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思想内涵,进一步领略作曲家创作之中所要表达的民族情愫和个性化的音乐符号,并探索作曲家的个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于创作新的中国电子音乐写作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电子音乐 张小夫 脸谱Ⅰ 传统京剧元素 电子音乐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4.8
【目录】:
- 论文摘要4-7
- 绪论7-9
- 一、研究选题7
- 二、研究方法7-8
- 三、研究意义8-9
- 第一章 《脸谱Ⅰ》中声音材料的使用与特点9-20
- 第一节 传统乐器“电子化”的体现9-16
- 一、京剧打击乐乐器“电子化”的使用9-14
- 二、西洋打击乐乐器“电子化”的使用14-15
- 三、拉弦类乐器“电子化”的使用15-16
- 第二节 传统京剧人声的贯穿性使用16-17
- 一、京剧“唱”的使用16-17
- 二、京剧“念”的使用17
- 第三节 乐器舞台空间位置的电子化设计17-20
- 一、现场各组乐器的组成18
- 二、乐器舞台位置的电子化实现方式18-20
- 第二章 《脸谱Ⅰ》中电子音乐技术与作曲手法的使用20-27
- 第一节 声音材料的变形20-24
- 一、延迟(Delay)20-21
- 二、均衡(EQ)21-22
- 三、滤波(Filter)22
- 四、反转(Reverse)22-23
- 五、声相(Phase)23
- 六、拼贴(Collge)23-24
- 第二节 对作曲技术理论思维的借鉴24-27
- 一、各种声音组成的形态24-25
- 二、作品整体结构的安排25-27
- 第三章 《脸谱Ⅰ》中各种因素的对比与融合27-30
- 第一节 作品中各种因素的对比27-28
- 一、不同传统因素音乐材料对比27
- 二、技术手段的对比27-28
- 第二节 作品中各种因素的融合28-30
- 一、不同传统因素音乐材料的融合28
- 二、不同技术手段的融合28-30
- 结语30-32
- 第一节 作品艺术表现力的体现30
- 第二节 作品创作的独到之处30-32
- 引用资料32
- 参考文献32-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健健;;通过《脸谱》透视张小夫电子音乐创作的特征[J];电子测试;2013年13期
2 周娇娇;;张小夫Mix类经典作品《吟》的解析[J];乐器;2009年11期
3 骈韵
本文编号:431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431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