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音程循环在后调性音乐作品中的结构力作用

发布时间:2017-07-03 06:00

  本文关键词:论音程循环在后调性音乐作品中的结构力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作品 复合音 和弦结构 共性写作 和声手法 全音音阶 音级 和声进行 调性布局 持续音


【摘要】:正音程循环(interval cycle),是一种按照恒定的音程比连续循环产生音高组合的技术。根据循环音程比的不同可以产生两类循环:一类是按照一个恒定且相等的音程比循环产生的音高组合,称作"单一音程循环";另一类是按照一个恒定但不相等的音程比循环产生的音高组合,称作"复合音程循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专业艺术音乐的创作从"共性写作"转向"个性写作"1,同时出现众多新的流派,如印象主义、表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音乐作品;复合音;和弦结构;共性写作;和声手法;全音音阶;音级;和声进行;调性布局;持续音;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中的音程循环技术研究”(批准文号:15YJC760008)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音程循环的结构功能研究”(批准文号:15YSD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音程循环(interval cycle),是一种按照恒定的音程比连续循环产生音高组合的技术。根据循环音程比的不同可以产生两类循环:一类是按照一个恒定且相等的音程比循环产生的音高组合,称作“单一音程循环”;另一类是按照一个恒定但不相等的音程比循环产生的音高组合,称作“复合音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茗;“《戏与歌》——蓝天音乐作品专场”晚会在蓉举行[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李枝华;敢为天下先——“戏与歌”蓝天音乐作品专场观后[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3 孙峥莹;歌唱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J];福建艺术;2002年04期

4 田刚;音乐作品的比例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1期

5 贺锡德;爱乐之路(三十四)——音乐作品中常见的各种体裁和形式(二)[J];音响技术;2002年01期

6 贺锡德;爱乐之路(三十五) 音乐作品中常见的各种体裁和形式(三)[J];音响技术;2002年02期

7 王瑶;诠释音乐作品的法则[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朱琴;从现代哲学解释学角度看音乐作品的本质问题[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韩钟恩;通过声音发掘太阳的影子——我听秦文琛音乐作品并由此想到其他[J];人民音乐;2003年06期

10 张贵禄,徐晋山;音乐作品的诠释途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国豪;;豪情长寄汉宫调 惊破霓裳羽衣曲 观《李金钊音乐作品演唱会》有感[A];中国演员:2013年第3期(总第33期)[C];2013年

2 吴霜;;和声共同课教学中和声分析的思维与视角[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郑蕊;音乐作品维权仍在路上[N];北京商报;2014年

2 思哲;音乐作品收费考验影视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宋光;移动电话内置音乐作品是否侵权[N];国际商报;2005年

4 法学博士 黄 晓;数字环境下音乐作品合理使用的限度[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宋光;移动电话使用音乐作品的行为性质及付酬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6 杨傲多邋郭晓宇;北京奥运音乐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公布[N];法制日报;2007年

7 记者 毛磊;弃CD,越来越多美国人上网买歌听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雪青;《李岚清音乐作品集》首发式暨音乐会在京举行[N];镇江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丁薇;音乐作品要交给观众去检验[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凌辉朝知;音著协状告两公司 侵犯其机械表演权[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颖;音乐作品与音乐作品概念的历史及其感性—审美经验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2 周佼佼;电子音乐作品的“分层解读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4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5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音乐作品技法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囡;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钱雪莲;死之升华在音乐作品中的具体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娟;基于音乐作品研究的史学方法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4 王芳;音乐作品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任力志;音乐作品的“离合”分析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宁宁;王立平《红楼梦》音乐作品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7 范辉;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相茹;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与人文性解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亚博;创造的创造[D];郑州大学;2013年

10 艾思奇;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音程循环在后调性音乐作品中的结构力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作品 复合音 和弦结构 共性写作 和声手法 全音音阶 音级 和声进行 调性布局 持续音




本文编号:512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512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