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声还是音乐——对当下“佛教音乐”惯称的重新定位
发布时间:2017-08-19 05:32
本文关键词:音声还是音乐——对当下“佛教音乐”惯称的重新定位
【摘要】:诵经、说法与伎乐供养建构了佛教音声三大体系,囿于僧尼音乐戒律,早期伎乐供养实为俗人供佛的音乐行为,与僧尼诵经、说法"非乐行为"有着本质不同。唐宋之后,僧人破戒奏乐,伎乐供养实现僧人化转型,当下寺院的"笙管乐"实为俗人伎乐供养的接衍、简化。音乐仅仅对应于佛教音声中的伎乐供养部分,如果用佛教音乐指代佛教音声不仅有以偏概全之嫌,在某个时段亦与佛教戒律相悖。
【作者单位】: 忻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音声 音乐 伎乐供养 重新定位
【基金】:忻州师范学院专题研究项目(编号ZT201202)阶段成果
【分类号】:J608
【正文快照】: 以戒为师,戒律是世俗与佛教的分别,亦是佛教用乐研究中应该考虑的重要维度。相比较而言,佛教界与文史界对此问题关注多,音乐学界甚少提及。王小盾、何建平《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以《大正藏》为底本,以《中华藏》为参校本,对其中的音乐戒律进行详细的辑录类分,其中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再生;古代乐人介绍唐代的“音声人”[J];中国音乐;1984年04期
2 孙莎;;论朝鲜音声署的起源和演变[J];人民音乐;2014年06期
3 刘进宝;;唐五代“音声人”论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进宝;;归义军时期的“音声人”[J];敦煌研究;2006年01期
5 项阳;;佛教戒律下的音声理念——云冈石窟伎乐雕塑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3年02期
6 孙云;;“为用”与“制度”的博弈——佛教音声的历史流变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4年02期
7 项阳;;北周灭佛“后遗症”——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8 汤光华;郭莉;;三界沟通中的音声表演——以江西宁都客家出殡仪式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2年04期
9 项阳;;关于音声供养和音声法事[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佳;敦煌音声人史料及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698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989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