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曾侯乙编钟“基”“角”“曾”三音组音高排列样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4:30

  本文关键词:曾侯乙编钟“基”“角”“曾”三音组音高排列样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曾侯乙编钟 十二音结构 一钟两音 三钟六音 三音组 音高排列样式 甫页曾体系


【摘要】:构成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的四个三音组,具有分别以"基"、"角"、"曾"为低音的三种音高排列样式,这其实就是三音组的原位、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形式。鉴于"基—角—曾"既是理论上的三音组基本排列形态,也是现实中三音组原位音高排列样式的情况,释"曾"的字义为重迭之"重"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以部分的"曾"位于"基"下方大三度的音程排列关系,来释所有的"曾"为"弦长之"增"的观点难以成立。并且,从基于"曾—基—角"形态而提出的"甫页曾体系"概念不能涵盖编钟三音组的原位和第一转位排列样式,以及该音高排列样式在曾侯乙编钟的十二音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的现象来看,在曾侯乙编钟上,"甫页曾体系"并不存在。
【作者单位】: 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 十二音结构 一钟两音 三钟六音 三音组 音高排列样式 甫页曾体系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曾侯乙编钟十二音中的宫角、徵角、商角、羽角这四“角(“甫页”)1和宫曾、徵曾、商曾、羽曾这四“曾”,分别与宫、徵、商、羽这四个基本音一起,构成以宫—宫角—宫曾、徵—徵角—徵曾、商—商角—商曾和羽—羽角—羽曾这四个三音组为建构单元的十二音结构。本文以前人未采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同质异构音组(Z关系对)中的对斜包含关系[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杨瑞庆;;旋律中的“习惯音组”[J];音乐爱好者;1987年01期

3 马玉峰;;《偃月赋》“核心音组贯穿”手法解析[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4 罗兴海;;也谈钢琴断弦时的权宜措施[J];乐器;1983年02期

5 杨拯;;利用“拍音”调整钢琴基准音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音乐天地;2009年03期

6 杨衡展;数学思维方法在十二音实践中的意义(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刘宝利;;钢琴基准音组分律法及其理论基础[J];乐器;1993年02期

8 张宝华;;核心音组的链接、衍展与聚合——姚恒璐《第二弦乐四重奏—交缘》的二重音高结构思维[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邱杨;;施坦威基准音组的分律[J];乐器;2010年08期

10 汪舟;;学会聆听[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本文编号:704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704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