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歌词的性别诉求:一个符号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风”歌词的性别诉求:一个符号学分析
【摘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符号文本,"中国风"歌曲在近年乐坛上盛行不衰,并成为当代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复古表意方式,它充分利用了歌词表意结构在时间和人称关系自由转换的优势,用穿越方式,将古典性别符号和当代人的情感糅合在一起重新编码。由此表现了当代人面对情感压力,性别诉求回归古典审美倾向,并重新肯定了保守的女性性别角色。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歌词 文本身份 性别 符号编码
【基金】:四川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基金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项目“中国当代歌词交流学研究”(SKX201020)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性别研究”(08ED81)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中国风”歌曲在近年乐坛盛行不衰,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符号现象,是一种必然。在传播运作上,它成功实践了大众文化的流行法则,投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相当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古典审美情趣诉求。这一现象,表面上只是个娱乐行为,背后却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一系列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海鸥;论词的叙事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峰;;迷失于后现代的空间中[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张昕;;商标显著性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华商标;2009年02期
3 毕青;;从格雷马斯叙事学视角解读《三次奇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陈晓敏;;消费文化下的中国当代文化与精神缺失——以中国当代先锋艺术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甄新生;王丹;;在设计领域中的符号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夏磊;岳伟;;中国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逄格炜;李光;;谱写新乐章,唱响主旋律——电视电影《王忠诚》启示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8 武珊;张慧;;论基于符号语义学的平面广告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9 平静;;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体育明星广告效应研究——从南非世界杯谈起[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10期
10 李爽;视觉符号的抽象程度与意义表达[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肖飒;;从符号学角度看汉语的语言信息优势[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磊;刘伟;范娟;;传播学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包胜利;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10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战晓微;论《哈里·波特》中的二元对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晶;平面设计中符号意义的形成与传达[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晶晶;符号视角下绝对伏特加广告创意解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向阳;电视新闻话语分析举隅[D];暨南大学;2000年
9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欧阳e,
本文编号:1027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27387.html